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宋代财政监督法述论郭东旭两宋统治者非常重视理财,因此不仅有详备的财政管理法,而且财政监督法也极为严格,在理财惩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建立了多层次的财政监审机构财政监督...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人民公安 年份:1996
葛如心印象郭东旭而立之年的他,高高的个儿,目光犀利,犯罪分子闻之丧胆。...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盗贼”罪是历代统治者打击的重点。随着统治经验的积累和阶级斗争的不断深化 ,“盗贼”罪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逐步成为诬称农民起义的代名词。北宋是一个“盗贼”犯罪非常...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宋朝的计赃论罪法 ,具有明显的因袭唐律的特征 ,但因唐宋社会的变迁 ,宋代的计赃论罪法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趋向主要表现在对“强盗”、“窃盗”赃罪惩罚的趋于加...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9
【正】 宋神宗熙宁元年,即王安石酝酿变法之初,在京东蹦登州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据《宋史·许遵传》记载,登州有一妇女阿云,在服母丧期间行聘于韦阿大,“许嫁未行,嫌婿陋,...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宋朝是一个外贸往来非常活跃的历史时期。不仅在沿海港口聚集了无数涉洋前来的蕃舶 ,云集了大量衣冠各殊的蕃国商人 ,甚至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这一繁荣景象的出...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在中国封建刑罚制度史上,有两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一次是西汉文景时期,从法律上将奴隶制度下所实行的肉刑废除了,为封建刑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一次是隋文帝制定《...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1
【正】 宋代的编敕是最能体现其时代特色的法典,而编“例”亦是宋代法律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南宋时的“指挥自是成例”之后,“例”的数量、地位和效力都明显的优于敕律。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除“五代之苛”,在沿袭隋唐五刑制度的同时,于“建隆四年始建折杖之制”,以示轻刑。与此同时,对“情罪尤重者,更为加杖刺配之法”。作为宽恕死...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金融会计 年份:1994
1994年1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系统开始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从而结束了在财务体制上吃国家“大锅饭”的历史,使人保作为企业真正地走向了市场。本文拟就人...
[会议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1
宋朝是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始终尖锐复杂的朝代。“贼盗”纵横,处处窃发,此起彼伏,前仆后继,是其突出的特点。虽然宋朝的“群盗”、“军贼”、“妖贼”并未能造成赵宋即...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宋代的刑罚制度,在因袭封建五刑的同时,又创制了独立于五刑之外的编配法。宋代的编配法有刺面与不刺面之分,凡杖脊、刺面、配役者,谓之刺配,以贷杂犯死罪之命;不文面...
[会议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1
宋朝在中国封建发展史上,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科学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内外矛盾突出,社会关系激剧变化的朝代。而根源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1997
买卖契约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形式,早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已经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买卖对象的扩大,宋代御用物之外的一切财产,都成为买卖的标的物。尤其是主要生产资料的买卖......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8
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人们的诉讼大都凭官吏来决断。虽然朝廷对州县官吏的审判活动执行监督,但因官贪吏奸,被冤之民很难得到法律的帮助。至宋代,由于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宋代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亦渗入到阶级关系之中,使原来长期存在的私家主仆关系以雇佣形式表现出来,在雇佣契约关系中,“奴婢”之名被人力、女使所代替,这一新的法定名称...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编敕是宋代最重要的立法活动,亦是宋代调整法律的主要形式和程序。宋代的编敕不仅频繁,而且规模大,数量多,范围广。随着编敕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虽...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继承法是一种维护私有权世代相传的法律制度,它是“以私有制为前提”,“以非常确定的物质关系为基础的”.继承法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因为继承权与财产权是紧密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1
《宋刑统》是宋代建国后的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从其篇章体例和主要内容上看,它具有因袭《唐律》的明显特征。因此有的学者将其视为“只是唐律的翻版”。但把二者加以...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东旭,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中国封建诉讼制度中的诉讼程序,一般是按诉讼管辖和审级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的。越级诉讼是诉讼中的特别程序,历代封建统治对越诉都是严格禁止的,如在唐代,唐律曾经规定:“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北宋承袭了这条诉讼原则。但自北宋末至南宋时期,统治者却增立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