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兴,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4
昆明首届郑和研究国际会议讨论综述马兴首届郑和研究国际会议于1993年10月15日——18日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人员,有来自全国各地和外国的学者共150人。这次盛会,由著...
[期刊论文] 作者:郑铁巨,,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明史》中的《郑和传》,记录了我国著名的回族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史事和他建立的勋业。尽管该《传》详略失宜,错误之处不少,但仍是研究郑和的最基本史料。本文拟就《郑...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声,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4
我研究郑和,是从一九三五年发现郑和所亲立《娄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开始的,到与郑一钧合撰的五册《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从一九八○年起陆续出版,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郑和研究在我国第一次形成热潮,当时我在郑和研究方面做了一些拓荒性的工作。...郑和下西洋这个历史事件,在本世纪初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不少论著问世,提出了众多的问题,展开了国际性的讨论。...国内有梁启超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向达的《关于三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国外有法国学者伯希和所撰《郑...
[期刊论文] 作者:郑铁巨,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明史》中的《郑和传》,记录了我国著名的回族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史事和他建立的勋业。尽管该《传》详略失宜,错误之处不少,但仍是研究郑和的最基本史料。本文拟就《...
[期刊论文] 作者:殷远卓,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古代著名回族航海家郑和(1371—1435),《明史·宦官列传》居首。 郑和是明成祖朱棣给他的赐名。郑和的原名“马和”,小名“三保”,官职名“内官监太监”,法名“福善...
[期刊论文] 作者:潘群,申海田,, 来源:海交史研究 年份:1985
郑和使日问题初探》~①一文,对郑和是否到过日本作了初步探讨,但对郑和使日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尚未作深入探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提供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恳祈同志们指正。一...
[期刊论文] 作者:阎崇,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一、郑和下西洋之目的关于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明史》是这记载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照《...
[期刊论文] 作者:贺平章,,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郑和是宦官太监,此已毋庸置疑。然而,郑和究竟是内官监太监抑或是司礼监太监,这却在许多历史论作之中相互交替出现。因此,笔者谨就此问题,试将郑和所担任过的职务官衔这...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声,郑一钧,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4
郑和下西洋的船,是郑和航海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关于郑和船队中的宝船究竟有多大,近来意见比较分歧,颇有争论。《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曾“造大舶,修四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有和,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时间,历来说法不一。有说是“七下西洋”,有说“八下西洋”。最新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则含糊而言:郑和“总计二十八年问,七次(一说八次)出国,最远曾达非洲...
[期刊论文] 作者:华章,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年份:1986
在明朝初年的对外关系中,最煊赫,最具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云南人,本姓马,其祖先是西域人,在元初移居云南。郑和约在洪武十五年被阉入宫,官至内官监太...
[期刊论文] 作者:梁溪, 来源:吴中学刊 年份:1996
【正】 郑和纪念馆,位处太仓市浏河镇,由当年郑和率舟师出海前朝拜海神祈保平安的“天妃宫”、“娘娘庙”等组成。浏河(古称刘家港),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
[期刊论文] 作者:郑文彬,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据考证,我国古代大航海家郑和在七次(一说八次)下西洋时,曾到过新加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从郑和下西洋的一张航海图《武备志·郑和航...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勇,,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自从一九三五年在云南发现玉溪郑氏收藏的《郑和家谱》以来,到目前为止,前后总共发现了五部有关郑和的家乘谱牒,这就是李士厚同志一九三七年出版的《郑和家谱考释》一...
[期刊论文] 作者:朱鉴秋, 来源: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2001
明初时,一般把南海西部和印度洋沿海各地,统称为西洋,因而郑和船队的远航,被称为"郑和下西洋"....
[期刊论文] 作者:邱树森,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航海家郑和是中亚布哈拉贵族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从赛典赤随成吉思汗到中国,到郑和已经是第六世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希泌,, 来源:文献 年份:1985
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家世及宗教信仰,自云南昆阳发现明永乐三年(1405)李至刚撰《马公墓志铭》后(墓主即郑和之父马哈只),世人始知郑和原性马,出身于伊斯兰教世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邮政 年份:1985
郑和(公元1371—1435年),原名马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县)人,回族。是明成祖内宫太监。明成祖时国力兴盛,广结友好邦交,任郑和为钦差正使,称三宝太监,郑和受明成祖朱棣派遣,...
[期刊论文] 作者:晋林, 来源:中国水运 年份:1995
郑和家世与生平晋林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云南田阳州(现普宁县)人,回族,原姓马,小名三保(宝),史称“三保(宝)大监”。郑和的六世祖赛典赤·赔思丁,是中亚布哈拉人。元大祖成吉思汗西征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强达,, 来源:航海 年份:1983
今年七月十八日是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后一次归来550周年纪念日。国家有关部门已决定在上海筹建郑和纪念馆,以迎接后年7月11日郑和首下西洋580周年纪念日的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