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缪雨,, 来源:新闻业务 年份:1986
人们讲新闻史,一般都要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报”。就是官邸,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汉朝诸侯郡国一般都在京师置,唐朝的藩镇也是这样。除了“通奏报,待朝宿”外,还将...
[期刊论文] 作者:尹韵公,, 来源:新闻研究资料 年份:1989
《万历钞》一书,系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报,故曰“钞”;又因其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钞”。书中钞的消息...
[期刊论文] 作者:山,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1
20 0 1年 8月 2 5日 ,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东方新天地内 ,一间亚洲超大型的钻石商场———山茶艺师在恒信钻石宫殿献艺恒信钻石宫殿隆重开张了。人们惊喜的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方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0
柯”一词,自明清以来,即被认为是“茶的枝柯”,因而被认同为茶的代名词,迄今被认定为不易之论。但究其实,“柯”却并非是茶,而是“仃”(即、酩酊)一词的形近而误。今...
[期刊论文] 作者:劉琳,,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5
《宋史》卷307(卢传》载,子士宗、士伦、并云“士宗自有传”。查《宋史》卷330确有《卢士宗传》,然细读之,此卢士宗(字公彦)实非卢之子,而为另一同姓名者。其一,籍贯不...
[期刊论文] 作者:方漢奇,, 来源:新闻业务 年份:1956
报”是中阔古代的宫廷官报。在歷史文献中,它有时被称为:“鈔”、“閣鈔”、“朝报”、“雜报”、“条报”、或“除日”。因为这种官报大多在首都出版,所以又通称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生十六七 年份:2002
的忧虑自从升入高三,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全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电视不看了,家务活不干了,就连自己的衣服妈妈也不再让她洗了,为的是节省下宝贵的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裕,,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7
李义宅无正寝,弟义琎为市堂材。义曰:“以吾为国相,甚愧,岂可尚营美宇,以速祸咎。”义琎言:“凡任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偪下。”义曰:“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
[期刊论文] 作者:周桂林,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4
论明代之报周桂林(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明代是中国手写新闻传播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多种报纸散见其间,诸如朝报、京报、塘报、牌报、钞(亦写为抄)、急选报、日报传抄等。我国新...
[期刊论文] 作者:邓伟进, 来源:湖南档案 年份:1996
报,是我国封建社会官报的总称。它包括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报状”、“杂报”,以及宋代的“报”、“朝报”,明清时期的“报”、“抄”等。 新闻理论认为,报是我国最...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0
西汉与东汉在京城长安、洛阳均设有蛮夷,作为馆待边疆及外国民族(汉文文献将之统称为蕃客)的场所。蛮夷的设置是汉代对人京四夷蕃客接待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蛮夷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子华,,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1993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讲到在唐中期以前有关茶的名称:“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五曰荈。”茶之称“”,陆羽在注解中引用晋代郭璞的话认定“早取为茶,晚取为”...
[期刊论文] 作者:姚福申, 来源:新闻大学 年份:1986
【正】 (一) 元代报的一些说法及其根据宋代文献中关于报的记载,可谓比比皆是,然而一到元朝,“报”两字便不再在史料中露面,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戈公振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力丹,,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5
我国古代报纸一般统称报。宋代以后,报这一名称常见于官方文书和私家尺牍诗文中,例如宋代诗人王安石、苏东坡、杨万里、刘埙的诗文中均提到过报。但由于缺少实物,...
[期刊论文] 作者:吴圣昔,,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本文认为《西游记》周抄本确有其事,此抄本与今见《西游记》面貌很不相同,并就《西游记》周抄本与周梓本流存于世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中效,, 来源: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是为商业服务的辅助性组织,对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店的发展有着较长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战伐连年,大...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建,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关于传、屯、、冶,我国史学界早有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有人认为,在南朝,传、屯、、冶都是“广加封固”,占领山泽的组织(唐长孺:《南朝的屯、、别墅及山...
[期刊论文] 作者:張少康,,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8
【正】 蔡的五言“悲憤詩”見于范曄“后汉書”,前人曾怀疑它是伪托的,余先生在“論蔡的‘悲憤詩”一文中,对此作了細致的考証与論說,肯定了蔡的著作权,我們是同意余先...
[期刊论文] 作者:龙巨澜,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明清之际这者顾炎武在考察明代历史过程中,非常注重报的史料价值。他关于报“唐时已有”的论断,迄今仍是支撑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从顾炎武的有关论述可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姚福申,, 来源:新闻研究资料 年份:1981
报又称抄、朝报、条报、杂报、状报、报状、阁抄、塘报、驿报等等,最后改名为京报。被认为中国古代报刊的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初年就已经产生。到了唐玄宗时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