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8
30年,正是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极富人情味的立法最是深入人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既保护权益更维护尊严因向消费者收取100元"开瓶费".2006年.北京湘水之珠酒楼被告...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 来源:深交所 年份:2008
两宋时期的商人及其社会地位历史进入到两宋时期,“重农抑商”与“义利之辩”等思想主张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8
案中人,生前事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江苏扬州府东台县人。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后,曾拣选知县(某职官出缺,吏部于指定员缺中调补称拣选),他自称学问如在明朝可与唐顺之(15...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8
一部奇书,四位名人《大义觉迷录》是雍正皇帝钦撰的御书,他曾因想使该书家喻户晓,而一度将其刊行全国。雍正帝一死,其子乾隆皇帝甫一即位就宣布其为禁书,凡有私藏者,即有杀头...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刘涛,,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典"、"典当"、"倚当"、"质"等这些中国古代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存在一定的交叉,也有很大的区别。从中国法制史的角度,对这些民事法律行为关系予以梳理和研...
[会议论文] 作者:赵晓耕,刘涛, 来源:中国社科院,中国法律史学会 年份:2008
在清末变法过程中,清政府出于收回法权的需要,借鉴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法律制度,对中国固有的司法体制进行了改革,中国近代检察机构也随之逐步建立,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文本对检察机构的组织体系和法律地位进行了确认。......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曲词,,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08
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早建立的具有公安保卫职能的政权机关。同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孙倩,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08
着眼于“井”字论刑,可看出刑字之典范、秩序之内涵,当然刑罚之意亦不可抹煞。在先秦社会特定语境下,刑字追求的是国家公权力保障下的依典范对社会的有序化治理,其可以囊括各种规......
[会议论文] 作者:赵晓耕[1],刘涛[2], 来源:“中国近代社会与法治变迁”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在清末变法过程中,清政府出于收回法权的需要,借鉴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法律制度,对中国固有的司法体制进行了改革,中国近代检察机构也随之逐步建立,并通过一系列...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耕,周子良,易清,,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8
中国古代义利观的演变是中国正统法律思想对政治、经济等的反应的演变。中国古代义利观对重农抑商法律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颁布了许多强调农业重要性的政策与法令;蠲免徭役,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