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管先海,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1994
子路子路墓祠管先海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末期鲁国卞(今山东泅水)人,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因做过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故又称季路。子路性格坦率耿直,豪侠仗义,好学进取。他敢于坚持...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子丰,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子路坟为濮阳名胜之一,座落在市区京开大道西侧。经过整修的子路坟,坟冢高大、殿堂宏伟碑碣林立,青松翠柏颇为壮观。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泗水)人,是大...
[期刊论文] 作者:宋雨章,,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2
孔子谓①子路日:“汝何好?”②子路日:“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⑧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④,岂可及哉?”……子路日:“南山之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
[期刊论文] 作者:德铭,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87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 来源:前沿 年份:2002
本文提出有序地理解《论语》中全部子路章节的一个思路 ,从就学、从政、事孔、取义四阶段考察了子路以及孔子的思想发展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马连城,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8
踏访子路墓祠马连城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子路,亦称季路,姓仲名由,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子路墓祠又叫仲夫子祠,位于濮阳市市区京开大道西侧、戚城古遗址东约500米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辅昌,, 来源:高师函授 年份:1984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
[期刊论文] 作者:范金旺,,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7
《论语·公冶长》中有“子路言志”的一段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把这...
[期刊论文] 作者:滕志贤,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6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万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这是《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章开头一节的文字,其中“蓧”、“杖”、“植”三处训诂,前说纷纭杂陈,迄无定论。现不嫌臆断之讥,略陈陋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启谦,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5
子路是孔子重要的学生之一,对他加以研究,不仅对孔子思想和事迹的探讨能深入一步,而且对整个中国思想的研究也会大有益处。子路的研究资料,散见于先秦、两汉许多著作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皓,,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也哉?”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
[期刊论文] 作者:陈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0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述子路遇难的详情时,有意将子路的死因写得有异于《左传》。本文挖掘了司马迁一改《左传》之成说的深层原因:他对子路的人生结局深感遗憾,故...
[期刊论文] 作者:万延夫,高建声, 来源:中国民兵 年份:1999
春秋战国时,孔子率弟子周游天下,行至现今的河南省罗山县境内,因观赏当地的秀美风光而迷途,使命弟子子路下车问路。“子路镇”因此而闻名天下。时至今日,在子路河桥头还立有...
[期刊论文] 作者:许锡强,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他刚才的翻译有错,“不仁无义“这些话不是子路说的,而是孔子说的。——他的翻译没有错,课本注释注明那是宋初写本作‘子路反,子曰’,而他翻译的是课文……...
[期刊论文] 作者:翁超, 来源:中国民兵 年份:2002
河南省罗山县子路子路村,有一个致富的领路人。他就是被当地群众广为称赞的子路村民兵连长——陈绵目。 今年30岁的陈绵目,有着山里人的朴实与能干。自1992年创办特种养殖...
[期刊论文] 作者:罗继祖,,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8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汉包咸注:“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植...
[期刊论文] 作者:老驽,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8
子路罢教·老驽自齐景公设美人计诱使鲁定公贪恋女色不理朝政,孔子愤而出走之后,郁郁不得志。且衣食无着,全仗子路等弟子设馆授徒得些许束修度日。怎奈柴米日贵,支出浩繁,每每...
[期刊论文] 作者:于甫纯, 来源:水利天地 年份:2001
但与我朝夕相伴、令我魂牵梦萦的还是由我祖母命名的这条努敏河畔的“父子路”。不知走过多少次了,从蹒跚学步...
[期刊论文] 作者:阎敬业,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8
孔门诸弟子中,子路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论语》有41章提及,由此可见他当日的的活跃。他尚勇的精神,坦荡的胸襟,以及勇于诘疑而又虚心服善的品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璋明,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4
《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这段对话,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以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