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8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韩冰,赵国泽,汤吉,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表明,在中、强地震之前会产生电磁异常,这种电磁异常不仅在地面,而且在卫星上被观测到.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些异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为地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需要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出可靠的电磁异常信号,并查明它们与地震的联系.要解决......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凌强,詹艳,赵国泽,陈小斌,董泽义,叶涛,, 来源: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大地电磁超长周期信号是指1000-100000s之间的天然场源电磁波,为了提高对地下介质的探测深度和研究更深层的构造和结构,需要采集周期大于1000s的电磁场信号。2012年9-12月,笔...
[期刊论文] 作者:詹艳,赵国泽,王立凤,王继军,陈小斌,赵凌强,肖骑彬,,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西秦岭造山带与南北地震构造带接触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转化的接合部位之一.本文介绍了分别位于该区106°E东、西两侧的LMS-L3和DBS-L1两条大地电磁...
[会议论文] 作者:姜峰,陈小斌,詹艳,赵国泽,杨昊,乔亮,赵凌强,王立凤,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首先利用合成数据验证了SCM方法在样本数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准确识别难以分辨的相关信号。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最近发生的崛县漳县6.5级地震的大地电磁监测数据分析中,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泽,王立凤,詹艳,韩冰,肖骑彬,陈小斌,汤吉,蔡军涛,, 来源: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交变电磁场法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很快的发展,至今已发展成地球电磁法或电磁地球物理学中主要的一类方法。交变电磁法包含有几十种分支技术,是以电磁感应原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凤,赵国泽,詹艳,陈小斌,肖骑彬,赵凌强,王继军,乔亮,,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4
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MS8.0地震,5a之后于2013年4月20日在其西南侧即龙门山断裂带SW段发生了芦山MS7.0地震.而在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主体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凤,赵国泽,詹艳,陈小斌,肖骑彬,赵凌强,王继军,乔亮,韩冰,,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4
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MS8.0地震,5a之后于2013年4月20日在其西南侧即龙门山断裂带SW段发生了芦山MS7.0地震。而在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主体部分...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王继军,韩冰,汪晓,王立凤,肖骑彬,蔡军涛,詹艳,陈小斌,汤吉,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介绍了交变电磁场方法的理论基础、频带划分以及不同频带范围电磁场的应用范围和探测技术,介绍了多数电磁方法所满足的扩散电磁场理论,以及基于电磁场在地球内部的衰减进行探测的原理和探测精度。还介绍了近些年研发的自适应滤波技术及其在地面电磁场观测数据......
[会议论文] 作者:詹艳,乔亮,韩冰,程远志,邓琰,陈小斌,Martyn J.Unsworth,赵国泽,赵凌强,蔡军涛,肖骑彬,杨皓,王立凤,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大地电磁方法是探测活动构造带的深部分段结构以及地震区深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国地震局在芦山地震后启动了相关探测研究工作,将利用大地电磁技术揭示龙门山构造带西南段以及芦山和汉川地震区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1]王继军[1]韩冰[1]汪晓[2]王立凤[1]肖骑彬[1]蔡军涛[1]詹艳[1]陈小斌[1]汤吉[1],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介绍了交变电磁场方法的理论基础、频带划分以及不同频带范围电磁场的应用范围和探测技术,介绍了多数电磁方法所满足的扩散电磁场理论,以及基于电磁场在地球内部的衰减进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