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洪凤桐,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3
关于崇高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崇高感的问题,人们已经说的够多的了.特别是在西方美学史上,自朗吉弩斯首次提出崇高概念以来,经过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浸润和阐说,崇高一直作为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奉天,,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3
是鲁北惠民、德州、聊城地区的俗称,学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 L,中名繁穗苋,也叫玉菜、千穗、西粘等,名称不一。玉谷种子可用作制糖、做糕点,嫩茎叶供作蔬菜,...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明居,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4
崇高是个古老的美学范畴。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公元213—273)是西方美学史上崇高论的首倡者。他在《论崇高》一文中,就广泛涉及到崇高的对象、特征、类型、效果等实质性问题。...他认为:崇高的对象是壮观的宇宙;崇高的特征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至于崇高的类型,他虽未从理论上进行概括,但却从自然的崇高现象中予以验证:就天体而言,有“日月星辰”的伟...
[期刊论文] 作者:少悌,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先祖永泰公,名不见经传,但一提其雅号“疯子”,则陕西地区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尤其是西安城乡与兴安、镇安诸县回族,都怀着亲切而崇仰的心情尊之为“疯子巴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政,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3
崇高美的形态也称壮美或阳刚美。具体表现为雄奇、壮阔、恢宏、高远、深厚、豪放、浓烈等式样。清代学者姚鼐描述说,“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如崇山...
[期刊论文] 作者:梁溪,,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在美学范畴之中,有三种审美形态,即优美(狭义之美)、崇高、滑稽。崇高有自然的崇高和社会的崇高。作为文艺形态的悲剧,是社会性崇高的最高体现形式。一、自然的崇高和社...
[期刊论文] 作者:胡家祥, 来源: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崇高是什么?”“崇高属于美的范畴,还是属于美感范畴?”美学史上至今莫衷一是。 最早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作了专门探讨的是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他认为崇高“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武,,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崇高的内涵来看,康德把崇高分为客体的崇高、客体表象的崇高和心意情调的崇高,揭示了崇高作为审美范畴和审美客体的客观性,弘扬了崇高的主体性. 从崇高的根源来看,康德把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明居,,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6
崇高是个古老的美学范畴。古罗马修辞学家、美学家朗吉弩斯(213—273)在《论崇高》中,对于崇高的对象、特征、类型、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崇高的对象是壮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业杰,赵斌,陈俊杰,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96
【正】 崇高,既有美学崇高,又有伦理崇高。但从人们现实的社会实践发展来看,更应该注重研究伦理崇高。因为,伦理崇高是与人的精神意志相联系的最高道德力量的体现。当然,讲伦...
[期刊论文] 作者:黄明慧,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章评价了西方著名美学家关于崇高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崇高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得出关于崇高概念的本质性含义。同时,总结出崇高概念的四个发展阶段,由内在精神过渡...
[期刊论文] 作者:王在衡,, 来源:昆明师专学报 年份:1989
崇高”的意义在美的客观事物经人类的审美感受而养成崇高的感情,进而找到人生的目的:立下伟大的抱负,做出伟大的事业。崇高的感情是与崇高的思想和崇高的想象三者相联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蔡阿聪,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论崇高》是古罗马时期的文论著作。从崇高的内质构成、心理效应、产生土壤三方面解构其理论内涵 ,可以看出《论崇高》已溢出文艺美学范畴 ,而成为一部“人类崇高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森, 来源:当代陕西 年份:2001
中国的西部,是注定要产生英雄的厚重土地,崇高是她永远的基调.英雄和崇高密不可分,英雄是崇高的体现者、承载者,而崇高是英雄的精神和灵魂.于是,有了英雄式的人物郭秀明;于是...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晓庚,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康德的“崇高论”探析徐晓庚“崇高论”是康德美学的重镇,这一思想集中在“崇高的分析”里。“崇高的分析”对崇高的美0感心理和崇高观念有着许多科学的探秘,这在美学史上具有重...
[期刊论文] 作者:杨铁原,,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崇高是西方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公元三世纪希腊学者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书中首次提出“崇高”这一美学概念,至十八世纪,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崇高引起西方美学家...
[期刊论文] 作者:赵运田,,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正】 崇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包括自然崇高、社会崇高及艺术崇高。艺术崇高是现实崇高的反映,它的内容一般是反映直接体现人类艰苦卓绝斗争的社会崇高。按照主人...
[学位论文] 作者:邓传海,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1996
康德的崇高论在美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此之前,崇高论尚为雏形,在此之后,崇高的意蕴失落了.可以说,康德的崇高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崇高".康德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健,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中国现代喜剧的创作实践证明:崇高是可以与喜剧联系在一起的。就讽刺喜剧而言,这种崇高的色调主要体现为攻击性能的强化和正面形象的介入;就幽默喜剧而言,这种崇高的色调主要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梁,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艺术中的崇高,是现实中的崇高的能动反映。以精神崇高为支柱的艺术中的崇高,是一些高品位的文艺作品产生撼人的魄力量的美学根据。社会主义的文艺不能不以崇高为主要美学品格,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