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7
由湘雅医院皮肤科陈翔、谢红付、陈明亮3位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皮肤恶性肿瘤的致病因子。陈翔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发现为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份:2007
采用当今世界医学领域最先进的“基因沉默”技术,湘雅医院皮肤科陈翔、谢红付、陈明亮3位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皮肤恶性肿瘤的致病因子。...
[期刊论文] 作者:谢红付,王琳,李吉,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7
他克莫司是一种免疫调节剂,Braza等[1,2]分别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16例和18例脂溢性皮炎患者,证明其安全有效.我们采用为期6周的开放性、非对照性试验,在扩大样本量和观察指标的基础上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对中国人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期刊论文] 作者:谢红付,曾海燕,李吉,易梅,,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2007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
[期刊论文] 作者:陈明亮,王琦,李薇,李吉,谢红付,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总结重症多形红斑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28例重症多形红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有25例由药物导致发病,3例原因不明.结论 重症多形红斑大多数由药物引起,停用致敏药物是治疗的关键,而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期刊论文] 作者:颜克香,褚国弟,陈翔,谢红付,杨楠,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7
为了解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我们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5年1~12月的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中挑选出对4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的支原体株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药敏情况,以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期刊论文] 作者:唐桦,谢红付,李吉,朱武,陈明亮,谭帅,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报道1例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患者.方法: 分析患者发病过程及诊治经过.结果: 患者外伤后出现面部进行性红色斑块,先行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
[期刊论文] 作者:谢红付, 冯浩, 曾海燕, 李吉, 施为, 易梅, 伍斌,,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2007
目的利用Sm抗原模拟表位肽免疫BALB/C小鼠,构建狼疮样鼠模型。方法用鼠Sm单克隆抗体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将筛选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DNA序列...
[期刊论文] 作者:伍斌,谢红付,余俊龙,李吉,张江林,李宝花,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了解门诊病人中生殖器溃疡发病的主要病因。方法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药敏史和性接触史,并取生殖器溃疡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细菌和真菌培养、HPV、HSV-荧光定量PCR和血清...
[期刊论文] 作者:陈明亮,张桂英,谢红付,伍斌,李薇,陈潇,谭帅,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探讨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中男女之比2.43:1,平...
[期刊论文] 作者:王芙艳,李官成,谢红付,罗奇志,查国章,余平, 来源:激光生物学报 年份:2007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α)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α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明亮,李薇,张桂英,王琦,李吉,陈翔,谢红付,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中6例患者肿瘤组织和肿瘤邻近正常组织中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iNOS在肿瘤组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