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谈萧, 来源:经济前沿 年份:2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世界范围内的并购活动风起云涌,并已发展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程文超,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萧殷的创作不多,却是他文学追求乃至整个血肉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写小人物的悲剧是萧殷1949年前创作的主要基调,然而,萧殷并不为悲惨写悲惨。生活经历在萧殷心中置下了双重情结:对美好的憧憬与追求,对邪恶的抨击与控诉。因而,1949年后,萧殷一改揭露、批判的文笔,唱起了热情......
[期刊论文] 作者:吴善中,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89
【正】 关于萧朝贵的族属,一直是太平天国史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壮族、瑶族、汉族三说。壮族之说,是广西师大和广西民族学院一些同志提出来的。他们曾到萧朝贵原籍武...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峰,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萧统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历史时代,玄风的影响、佛理的浸润、自幼所受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加之作为储君所特有的身份地位,在他思想中就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格局:既有儒家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嘉言,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一方面直接表现于理论著述,如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方面也表现于作品选本,如萧统的《文选》和徐陵的《玉台新泳》。作品选本不仅适应时代的要求,为读者大大减轻了翻检、选择之劳,也具体地表达了选者的文学观点。任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凤华,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9
《焚椒录》是辽代留存至今的唯一一部传记文学作品。传主萧观音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懿德皇后,也是契丹民族最杰出的诗词作家。由于她“婉顺善从上意,复能歌诗,而弹筝琵琶尤为当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李顺桥,华代武,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从欧阳予倩、丁玲、田汉、沈从文、周立波、毛泽东等直到今天的古华、谭谈,萧建国,湖南文坛呈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谈萧,张文楚, 来源:电子知识产权 年份:2002
按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纠纷表现种类和特征入手,在接受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具有确定性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运作。司法最终解决电子商务纠纷案件必须建......
[期刊论文] 作者:谈萧,张文楚,, 来源:电子知识产权 年份:2002
一、引言rn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节省交易成本、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不象媒体炒作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晓方,,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1
问:上次您在谈蒋光赤时,说到你们这批从法国去莫斯科学习的青年人中有几个是喜爱文学的,其中您也提到了萧子瞕。他就是后来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萧三。请您谈谈萧三早年的活...
[期刊论文] 作者:顾农,,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3
关于《文选》的编者,笔者相信传统的看法,曾在一篇谈萧统的文学趣味与《文选》选文趋向的文章中说过,“《文选》虽然并非萧统一个人独自完成的,他手下的文人学士如刘孝...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琛,,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历来谈萧纲,多偏重于他的宫体诗。其实萧纲的边塞诗也很有成就。文学史上,萧纲是继吴均之后又一大量创作边塞诗的作家,有《从军行》2首、《陇西行》3首、《雁门太守行》3首...
[期刊论文] 作者:戴国兴,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5
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一种方孔圆钱,起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五铢钱范对于五铢钱的断代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九二六年我祖父戴...
[期刊论文] 作者:易英, 来源:世界美术 年份:1999
萧雄特别不善于言谈,他在北京很单调地生活着,在远郊租了一间住房作画室,与北京的画界几乎没有来往,每天就是画自己的画,偶尔到中央美院走走,因为他曾在这儿学习过。萧雄的绘画有一......
[期刊论文] 作者:焦俭,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0
一翻开萧乾的小说,立刻就会感受到作品的某种感情氛围,这是一种深沉而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氛围。在作家后来回顾自己小说创作的时候,对于这种感情氛围,他有时称之为感伤,有时称...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梅,韩秋兰,,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1
对传统的继承,既是老生常谈,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命题,因为传统是现代的传统,现代又是未来的传统.每一代人不仅都是传统的承受者,也是传统的创造者.从艺术特征讲,继承传统、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侃,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前秦王嘉的《拾遗记》,经荷秦末年战乱而散佚,南朝萧缚缀拾残文,整理编次并以"序"和"录"的方式作了批评,其序针对《拾遗记》"爱广"、"尚奇"、"简古"的特点,提出"纪其实美"、"考验真怪"、"文存靡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