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伟,许明祥,,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3
以武功县为例,通过计算农田土壤碳储量及固碳速率,明确关中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规律,进而揭示农田土壤有机碳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80%的样点0~2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张正,孙会,,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13
为了评价农地撂荒对土壤抗侵蚀性的影响,该文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时空互代法,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对不同撂荒阶段(0~43a)的坡地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霞,许明祥,吴永斌,张立功,,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3
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县域尺度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为8.28g/kg,变异系数为18.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孙会,张正,高丽倩,,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13
在股状水流侵蚀比较发育的黄土丘陵区,土壤可蚀性主要依赖于土壤抗冲能力。为了揭示季节性冻融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该文借助模拟冲刷试验,设置了裸地对照(CK)、黑麦草传统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国,赵允格,许明祥,杨丽娜,明姣,,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3
生物结皮是土壤表面具有光合活性的致密复合层,是土-气界面CO2通量的影响因子之一.本文采用改进的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研究了黄土丘陵区退耕地上不同演替阶段生物结皮...
[期刊论文] 作者:明姣,赵允格,许明祥,杨丽娜,王爱国,,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3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不同侵蚀类型区内发育至稳定阶段的生物结皮,分析水分和温度变化对生物结皮固氮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蚀区、水蚀风蚀交错区、风蚀区生物结皮固氮活...
[期刊论文] 作者:马昕昕,许明祥,张金,邱宇洁,脱登峰,,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3
以黄土丘陵区林地(刺槐和柠条)、撂荒地及坡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浅层土壤(0—100 cm)为对照,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对不同利用类型深层土壤(100—400 cm)轻组有...
[期刊论文] 作者:明姣,赵允格,许明祥,杨丽娜,王爱国,姚春竹,,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3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可通过固氮作用影响土壤氮素水平,但该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素水平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结合采样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降水量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