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许寿椿;, 来源:第三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2
  一百多年来,汉字是优秀还是低劣?是容易还是繁难?是应该继续走自己的路,还是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方向’?多次掀起激烈的争论,直到新世纪,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本文以为,这些争论......
[期刊论文] 作者:许寿椿,,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2
1.周有光先生论《汉语拼音方案》之“三化”特性《汉语拼音方案》三化特性是周有光先生概括的。本文作者读到的,一是1980年周先生在香港湾仔温莎公爵社会服务大厦礼堂的讲演[...
[期刊论文] 作者:许寿椿,,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2
1.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的历史回顾1976年以前:非自主阶段地名的单一罗马化实际上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国际惯例。1.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Romanization of China’...
[期刊论文] 作者:许寿椿,,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2
1.中文里夹用拉丁字母的历史比《汉语拼音方案》早得多实际上,中文里夹用拉丁字母这件事从西学东渐后不久就开始了,特别是数学、化学、物理等教材、著作中。在稍后的新文化运...
[期刊论文] 作者:许寿椿,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2
1.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的历史回顾  1976年以前:非自主阶段  地名的单一罗马化实际上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国际惯例。某一国家的地名在国际间使用时,采取:“专名转写+通名英译”的办法,实现完全罗马(拉丁)字母表达。例如对于俄文(阿文,……)地名,其专名部分用一......
[期刊论文] 作者:许寿椿,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2
1、中文里夹用拉丁字母的历史比《汉语拼音方案》早得多  实际上,中文里夹用拉丁字母这件事从西学东渐后不久就开始了,特别是数学、化学、物理等教材、著作中。在稍后的新文化运动中,许多文学作品里也常常夹用拉丁字母,如鲁迅作品里的“阿Q、小D、K君来到N地”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