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良,,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9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天生残疾,手足畸形,直到6岁都不能动,7岁才能坐上椅子。这样的身体当然不能正常上学读书。大人把他抱到哪里就只能待在哪里。许倬云说:"我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该书的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的一部中国通史力作。心怀中国文化的许倬云先生,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了一部传记,通过梳理历史,讲述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雯, 来源:润·文摘 年份:2019
今年,清华送给新生的是许倬云的通史著作《万古江河》,校长希望学生们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许倬云是个很有趣的历史学家。...王小波在美国学习期间,没有合适的课程可选,许倬云就给他开了门一对一的“独立学习”课,两人经常一聊就是一整个...
[期刊论文] 作者:张勤坚,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2019
每到七月高考放榜,清华校长任勇先生就会给新生送书,他今年推荐的是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任校长希望清华学子“在回顾数千年历史的过程中深切感悟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军锋,, 来源:中国机关后勤 年份:2019
泱泱中华,生生不息.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正史野闻,陈陈相因.rn看惯了帝王将相的正史,乍从老百姓的角度,读许倬云所著《万古江河》,看数千年的大众史学,有很多不适应.几欲中断,...
[期刊论文] 作者:刘羿, 来源:读天下(综合) 年份:2019
近代西方以坚船利炮的方式冲击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这种野蛮的接触冲击了中华文明的自信。国人在仰慕西方文明、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上走了一个多世纪,在进入新世纪,人们开始以...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9
现代人面对的困境包括,市场经济带来的世俗化,使得人们过于重视物质生活,以至于让人失去了原本敬畏的传统神圣价值观,与此同时,科学和科技的进步,也冲击了原本的信仰。  此外,都市化还带来了个人的孤独。“人际疏离与价值观失落,是现代都市人的通病。”  针对现代人......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美国东北诸州的气候与中国大陆东部相近,阳历十月已是秋深。前几天,西宾州山地秋叶正盛,阳光下赭黄酡红,斑驳夹着青翠,一层又一层的山坡竟如锦屏,美艳不是单纯的红枫黄叶可以比拟。一转眼,却已连日阴雨,气温陡降,窗外片片雨丝,老叶纷飞。再经几番风雨,又是冬天了。  就在......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前周赴波士顿参加亚洲学会的年会。这种大型会议出席者数千人,分组讨论数百处,一片闹哄哄,往往难收切磋的功效。只是,许多同行一年一度在此聚首,也有交游的功能。故交重聚,往往借机一叙契阔。最可贵者,二三老友,个别来室倾谈,诉说读书心得以及个人遭遇与心情,共享喜乐,分担......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似乎每一个小学生都可能在四年级时碰到这一个题目,似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还觉得这是最可写的题目之一。不过这一个题目并不是容易写的,因为这对于执笔人具有无限温馨的题材,往往对别人却无非是些平凡小事。我在这里又挑上这一个题目来写一些琐碎的事,并不因为我妄想能......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杜工部在《阆山歌》内有一联:“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此时中原格斗未已,他正避乱四川。他在这一诗中抒述愿望,只愿栖居山岩,却无可奈何地等待。杜工部的作品虽为史诗,特点不在以诗记事,而在于一番历史意识。历史随着时间变化,本是动态的,若只是记述一桩一桩......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诚如在《解题》之中已经提到的,小说的内容有很多是从民间传说演绎而成,或者从韵文的戏曲转变成为白话。既然这两个项目已经有所讨论,其实小说不必另立一类。而且小说作者撰写一本首尾俱全的故事,作品成于一手,更加反映作者本人的理念和观点,也就未必代表一般庶民的观......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八月里,在阳明山,曾与《联合文学》文艺营的朋友们谈过文学与史学。当时,我提起时间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虽然这一问题并非讲题中的主要论点,在座朋友却颇加注意,当场递过来的问题纸条上,有不少人要求我对“时间”的观念再加申论。当时因为问题太多,时间又已晚了,只是简......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近来两度访问香港,中文大学分配的宿舍面对马鞍山,下临吐露港,坐在书桌前,山色波光,袭人而来。吐露港是大亚湾的内港,离大海颇远,平时风平浪静就如大湖。右手是马鞍山,巍然高耸。香港潮气重,时见白雾缠绕鞍头;如逢晚晴,则夕阳映照,浓绿耀眼。左方是新娘潭水库及水上游乐的水......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最近读到一段报上的小点滴,有一位司机在调查表上填写几个问题:职业—司机;专长—驾驶;嗜好—开车。我的情形也与此公相似,东施效颦,填表如下:职业—教员;专长—教学;嗜好—读书。  在我的生活中,读书是职业的要求,也是兴趣之所在;于是读书如同吃饭穿衣,固无可规避,却也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我一辈子是专业的读书人,从学生时代写读书心得,不知已写了多少次读书治学一类的文字,这次要换一个方向,报告一点生活经验。春节刚过,元宵未到,虽然身处异域,没有春酒之乐趣,也不须有“拜年”的奔波,但从收到的报章杂志,仍旧感受到几分新年的气息,曼丽从坊间一家唐货店带回......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美国),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9
这里记述的不是邦国兴亡的大事,也不是社会变革的经过。在这里,我只是记述一些个人生命经历中足以回忆的片段,对别人也许没有意义;不过,假如有人不存着读掌故的心情读本文时,他也许会愿意看一看另一个人心灵经历的路程。  禅宗说教时,不重说理,而在点破禅机。就因为外......
[期刊论文] 作者:刘大木, 来源:书屋 年份:2019
<正>严耕望是钱穆先生门下的两大弟子之一,另一位是华裔"史学三杰"之一的余英时(另外两位是何炳棣和许倬云)。论起年辈来,严先生应该是师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大木, 来源:书屋 年份:2019
严耕望是钱穆先生门下的两大弟子之一,另一位是华裔“史学三杰”之一的余英时(另外两位是何炳棣和许倬云)。论起年辈来,严先生应该是师兄。...
[期刊论文] 作者:周环, 许倬, 刘建军, 傅求真,,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年份:2019
目的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脑炎的认知。方法报道2018年10月24日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医学收治的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