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云君, 来源:各界 年份:2015
2015年5月,85岁的历史学家许倬云新作《说中国》在内地出版。23O页的容量以简驭繁,梳理了中国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晚清的历史。此番贯穿万年的追溯,缘于两个问题:中国究竟是什么?我...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思,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5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了许倬云的大名。因为在美国只要是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他的《汉代农业》都被列为必读书。...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周人以蕞尔小邦,崛起渭上,不仅代替文化较高的大邑商,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而且开八百年基业,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若干平行发展的文化,各在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5
本书汇集许倬云先生多部著作中的精华内容,既有对历史学功能的阐释,也有中西文明的比较研究,还包括个人治学历程与人生经验的回顾,体现了作者精深的历史学思考与宏阔的世界性...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理论学习 年份:2015
内容简介: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周人以蕞尔小邦,崛起渭上,不仅代替文化较高的大邑商,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而且开八百年基业,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若干平行发展的文化,各在一个地区滋生发达,相互影响,彼此交流,遂使各个地方文化的面貌逐渐接近。商王国的文化圈可能远超过其政......
[期刊论文] 作者:田野,, 来源:神州(中旬刊) 年份:2015
“愿有多高,力便有多大。”这句话出自许倬云《从历史看人物》在台湾洪建全基金会敏隆讲座上的讲演。此书最让我受益的是:首先转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从以前的片面,单一到现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群,, 来源:华人时刊 年份:2015
马渭源先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明清史专家,他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民学堂”、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文讲堂”和...
[期刊论文] 作者:傅乐成,, 来源:广西烟草 年份:2015
《中国通史》2010年在大陆首次出版,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考试 年份:2015
教育,永远充满了争议,永远充满了话题。教育问题的困惑,其实与教育本身的使命不可分割,因为自古以来人类的教育既要求延续,又要求创新。成人将经验传授给儿童,是知识的延续,因此,教育的主题,经常由上一代决定。延续与保守,常相伴而至。另一方面,人类发挥其智慧,又不断将前人......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中国历史上,草原民族征服汉土,通常两种形态,一种是征服者移入中国,统治汉土;另一个形态,留一些部众在老家,大部分部众迁入中国满洲进入中国,建立了最后一个征服王朝。满...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商界评论 年份:2015
假如我们说世界上有完美的制度,这是梦想。任何制度都是会变的,任何治理的方法也都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产生变化。“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实现更有效的企业管理。  以恩义相结还是严于纪律  ......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几百年来,元、明、清连续不断的集权专制,使中国失去主动积极的气魄。当近代世界正在迈入现代时,中国落后了几百年蒙古时代东、西交通方便,许多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知识与...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从秦代到西汉的发展,经过二百年的演变,春秋战国的列国制度,终于转化为坚实的皇朝,以文官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大网,融合广大的中国为一体。综合性思想与天下帝国彼此呼应春秋战国百......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秦汉的中国已经凝聚为一个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复杂系统。其中,政治力量的渗透,达到了底层;经济力量将全国纳入一个巨大的网络;而文化发展的水平,经过共同使用的文字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年份:2015
【摘 要】两宋学者组织的儒学,可以说是汉代以来,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此时结晶为一套严整的思想体系。结晶化,正如碳结晶为钻石,坚实无比,可是从此失去弹性。儒家经过两宋的锤炼,使中国文化思想成分,有一个明显而可以遵循的模式,可是,也从此拘束中国文化,失去了......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这四百年的过程,是东亚地区人种大融合的时代。人种混合的过程,都发生于扰乱分裂的中国文化和政治机制的衰变,西汉时期由文官制度、独尊儒术、市场经济网三足共同撑起的天下...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假如借用佛家"成、住、坏、空"的说法:汉代是充实华夏,完成"中国"本体的"成";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大成"中唐以后,恰是伊斯兰教大为膨胀的时期,中亚一带,波斯帝国的故土,纷纷为......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东汉时代,君权强大,内廷的尚书替代外廷总持政务,文官系统不再独立。从此以后,中国两千年来,不再出现真正有独立性的文官体系,足以抗衡皇权秦汉帝国,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形...
[期刊论文] 作者:许倬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蒙古帝国的暴力征服,从未使出现帝国各处悦服的核心;因此这一帝国无法转化成天下国家的格局。在忽必烈以后,帝国各部分,逐渐解体南北朝直到隋唐,中国曾经有过豪强组织的大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