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简维雄, 袁肇凯,,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8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组学”研究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热点。而广大的中医工作者通过应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对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进行了探......
[期刊论文] 作者:袁肇凯, 黄献平,,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8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学研究,并广泛结合现代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更趋规范化和客观化。本文从冠心病的证候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郭振球,袁肇凯,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医学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下,取得一系列成绩.中医药作为国之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所做出了贡献,同时指出:中医药为原始科学,创新开始,需继承发掘,并整理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孙贵香,袁肇凯,谭玉美, 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份:2008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抓住“证”这一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就有可能带动中医理论、疗效评价、证候本质等各项研究的进展。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围绕“证”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
[会议论文] 作者:孙贵香,袁肇凯,廖常艳, 来源: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年份:2008
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共设计系统管理、病案管理、神经网络、病例诊断、研究动态、帮助6个功能模块,可实现冠心病证候资料的录入编辑、修改、查询、统计和研究动态查询等多项功能,具有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单......
[期刊论文] 作者:孙贵香,廖常艳,袁肇凯,任婷,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8
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共设计系统管理、病案管理、神经网络、病例诊断、研究动态、帮助六个功能模块,可实现冠心病证候......
[期刊论文]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杨涛,黄正新,, 来源: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及其依赖性激酶(CDK)2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养心通脉片的干预作用。方法:参照“高脂饲养喂饲法”造模,设养心通脉片组和辛伐他......
[会议论文]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杨涛,黄正新, 来源: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参照“高脂饮食喂养法”造模,设养心通脉片组、辛伐他汀片组、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共4组,分别用养心通脉片、辛伐他汀片稀释液及蒸馏水灌胃。30d后,取各组兔主动脉,检测血管内膜斑块面积和血管光密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清华,明荷,袁肇凯,黄献平,谢寒,,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8
目的:观察经丹参酮ⅡA干预后的心血瘀阻证大鼠在心电图和心肌HBFP染色上的变化。方法:用垂体后叶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丹参酮ⅡA组......
[会议论文] 作者:孙贵香[1]袁肇凯[1]廖常艳[2], 来源: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年份:2008
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共设计系统管理、病案管理、神经网络、病例诊断、研究动态、帮助6个功能模块,可实现冠心病证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宝珍, 胡志希, 明荷, 袁肇凯, 李杰,,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2008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脉图参数特点,为脉诊客观化提供量化指标。方法采用上海产ZM-ⅢC型智能脉象仪,对66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和76例健康人进行脉图检测分析。结果与健......
[期刊论文] 作者:陈清华,莫莉,袁肇凯,黄献平,简维雄,,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8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通脉方各成分部位干预后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在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确定养心通脉方的主要有效成分部位。方法:用垂体后叶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
[期刊论文] 作者:孙贵香, 廖常艳, 袁肇凯, 胡志希, 任婷,,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8
人工神经网络在对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在学习足够多样本的基础上,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获得样本数据的规则,因而是建立中医证候模型...
[会议论文] 作者:孙贵香,袁肇凯,胡志希,任婷,廖常艳, 来源: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目的: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神经网络模型。 方法:采用一种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BP...
[会议论文] 作者:孙贵香,廖常艳,袁肇凯,胡志希,任婷, 来源: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目的: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神经网络模型。 方法:采用一种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B...
[会议论文] 作者:胡志希;袁肇凯;陈娟;郑景辉;邹怡;陈洁;, 来源: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氧合血红蛋白的关系. 方法:早发冠心病血瘀证36例,痰浊证35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检测光电...
[会议论文] 作者:胡志希;袁肇凯;陈娟;郑景辉;邹怡;陈洁;, 来源: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年份:2008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氧合血红蛋白的关系。 方法:早发冠心病血瘀证36例,痰浊证35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检测光电血流......
[会议论文] 作者:袁肇凯;黄献平;莫莉;胡志希;孙贵香;陈清华;, 来源: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气虚血瘀证的辨证规律和证候特点。 方法:以健康人和CHD气滞血瘀证病人为对照,从面色、舌质、甲色和脉象及其微观指标对CHD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同步...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锋, 袁肇凯, 周小青, 黄碧群, 瞿岳云, 王天芳,,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本标准规定了124个中医常见证的证名、定义、必备证素、常见证候及计量值,并规定了本标准的使用方法。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疾病中常见证的辨证。...
[期刊论文] 作者:袁肇凯, 田松, 黄献平, 胡志希, 孙贵香, 陈清华, 莫, 来源: 年份:2008
目的:研究血脂变化在冠心病痰瘀辨证中的作用。方法:采取M eta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中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脂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C...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