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艾思同,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论梅的诗风艾思同宋诗在北宋中期始显出独具的面目,而为肇端者当推梅。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以梅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对这样一位影响后世的重要作家,众多文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横山伊势雄,,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的诗论──兼正梅“学唐人平淡处”之论[日]横山伊势雄,张寅彭译一、绪言明人胡应麟对于梅的诗有如下的评语:梅诗和平简远,淡而不枯,丽而有则,实为宋人之冠。学王右丞...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公望,,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在梅的友人中,时间最长、交往最深,首推欧阳修。从梅三十岁那年在洛阳初逢欧阳修,到梅五十九岁辞世,凡二十九年,两人的友谊从未间断并不断地加深。本文拟从以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公望,,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与钱惟演陆游对于宋代诗人最佩服梅。他在《读宛陵先生诗》中说:“李杜不复作,梅公真壮哉,岂惟凡骨换,要是顶门开。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平生解牛手,余刃独...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亮,, 来源:文献 年份:2001
《宛陵先生文集》是宋人别集保留至今较完整的一种,民国夏敬观曾作《梅宛陵集校注》。然此书未能毕工,夏氏便离开人世。其后朱东润先生又作《梅集编年校注》,...
[期刊论文] 作者:马舒,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1997
(1002—1062),北宋宣城(古名宛陵今属安徽)人。字圣俞,以荫补斋郎,历任卅县官属,后应宋仁宗召试,赐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预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梅擅长的是写诗。甚受...
[期刊论文] 作者:蜀鹃,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8
吕美生在《安徽大学学报》八八年第二期发表了《梅诗歌理论的历史贡献》一文。笔者认为,“平淡”是梅诗的理论基础和审美标准,是一种深蕴着进步思想倾向性和独特的艺术审美性的理论主张。...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玄,,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0
【正】 某大学学报复刊后的第一期中,载有《论梅的诗》一文,开头就说,梅的生卒年是1002—1060;下文说,“庆历元年(1041),奉命赴湖州盐税任,欧阳修、陆游二人为他...
[期刊论文] 作者:吕美生,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梅(1002——1061),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安徽省宣城县双溪人。以诗闻名于世。他一生“少达而多穷”(欧阳修《梅诗集序》)。其家居生活甚至穷困到“妻饿儿啼...
[期刊论文] 作者:秦寰明,,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一关于梅诗歌的风格,历来众说纷纭。与梅同时且交谊甚深的欧阳修,曾经指出过梅诗多方面的风格特点,认为它清丽、平淡、古硬、怪巧……等等不一,并且在《梅圣俞...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亮,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1
是北宋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集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与当时名士大夫交往也很多。朱东润先生的《梅集编年校注》对梅诗作了注释,但有部分内容仍未能考究清楚。本...
[期刊论文] 作者:萧籁,,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6
梅圣俞()寝食游观,未尝不吟咏。时于坐上忽引去,奋笔书一小纸,纳算袋。同人窃取视之,皆诗句也;或一联,或一句,他日作诗有可用者入之。——《宋人轶事汇编》卷九[译文]梅...
[期刊论文] 作者:严杰,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作《寄滁州欧阳永叔》诗,古代文学批评界通常认为诗中称赞欧阳修诗歌能继承《春秋》褒贬精神,表达了梅的诗歌创作思想。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梅是在诗中称赞欧阳...
[期刊论文] 作者:周治华,, 来源: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自元明以下,论及宋诗者,往往称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很少有推崇梅的。可是在北宋当时的诗坛上,梅却是一位声名显达的人物。北宋欧...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中军,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5
在宋初的七十多年里,虽然出现了白体、晚唐体、西员体,但对唐诗的继承大于创新,真正的宋诗新貌是梅开创的,后人称梅为“宋诗的开山祖师”,王曙称梅诗是“二百年无此作。”...
[期刊论文] 作者:都业智, 来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宋初杰出诗人梅的作品以“平淡”著称 ,他自己也曾提出“平淡”的主张 ,并以这一艺术追求进行创作 ,写出了大量的风格平淡的现实主义诗作 ,为扭转宋初浮靡诗风做出了贡献...
[期刊论文] 作者:徐乐军, 来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1
“平淡”诗论是在宋初反对浮华浅切的模拟诗风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它以关注现实和针砭时弊为主要内容,梅的诗歌创作鲜明地体现了其平淡风格。他的“平淡”诗论,是宋人以“平...
[期刊论文] 作者:刘泰焰,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4
书诗扇考识刘泰焰1983年冬,成都锦江中学退休女教师邓天,请张老秀熟转告盐亭县政协副主席克刚同志(诗荛烈士之子),说她保存有诗荛烈士遗物,嘱其往取。克刚赓即赴蓉,去锦江中学...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明辰, 来源: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如果说,宋初诗人王禹偁能脱乐天体的唱和流俗,给诗坛传递了改革的信息,偶露宋诗风的端倪,那么,梅则勇于反西昆体之浮靡,勤奋笔耕,以独具风格的首首力作,终于形成了宋诗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苹果 年份:2002
据说北宋著名诗人梅,他写诗又快又好。一次,他坐船去汴梁(即现在的开封),同船的都是些文人墨客。为了消除旅途的寂寞,大家聚在一起对对子,写诗篇。别人苦思冥想,搜刮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