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世纪 年份:2007
按现代的概念,"护照"是一种主权国家主管机构发给本国公民出国旅行或居留的证明持照人国籍和身份的证件。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入境比较方便,一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去旅行、就...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7
【正】 按现代的概念,"护照"是一主权国家主管机构发给本国公民出国旅行或居留、证明持照人国籍和身份的证件。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入境比较方便,一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去旅...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07
世界发展了,很多从前指代的事物逐渐消失了,那么与其对应的语言也会慢慢的消失,这是无法逆转的。比如“红头阿三”,现在这种头上包着红布的印度警察已经消失了,这个词当然就失去了意义。语言必然是最鲜活的,是常常要用到的语言,而这种语言会根据时代的发展产生,通过人们......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沪城岁时衢歌》是清代上海人张春华以诗歌体裁写的记录和描写上海岁时风俗的著作,初刻于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时距上海开埠还有几年,上海还没受到西方文化的侵入和影响,所以,该书较完整地保存了上海“原生态”的风俗习惯的记录,也成为研究上海和吴地风俗的重要著......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07
畀bek:读音如“拨”,赠给。如:“伊送畀我一块表”。  匍bu:读音如“孵”。蹲或趴在地上。如:“匍了地啷厢看蚂蚁打相打”(趴在地上看蚂蚁打架)。  叛boü:躲藏。如“侬叛到啥地方去了?”又可写做“畔”。旧时儿童游戏捉迷藏称作“叛夜摸摸”。  目包bo:读音如“......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农历四月并不见得是一个特别的月份,不过,四月的神道节日特别多,由神道节日引起的宗教性风俗活动也特别多。其中除了四月八日的“浴佛节”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外,其余多为中国道教节日和节日活动。    蛇王生日    在动物世界中,蛇的样子长得很古怪,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图画日报》的“上海新年之现象”栏,画了一“兜喜神”图,配图文描述了新年时上海女子“兜喜神”及其他风俗,写得十分生动有趣,由于这些风俗事实上已经消失,今人看来就显得有点滑稽和好玩。特抄录如下:  鸡鸣烧罢岁朝香,马路熹微透曙光。  挈......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清顾禄《清嘉录·十月·(火枼)蟹》中说:  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以相贶,或宴客佐酒。有“九雌十雄”之目,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汤(火枼)而食,故谓之“(火枼)蟹”。  这段简略的文字大致上已经交待清楚江南湖蟹的“食经”。仲秋已过,隔年的湖蟹......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月亮走,我也走,  我送阿哥到田头……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许多人会唱的民歌,而这首民歌就是来自传统的中秋“走月亮”风俗。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转动;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不过,距地球也有38万公里。明月当空,如你仰望着一轮明月,迎着她走时,你一......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牚”音cheng,《新华词典》收有这个字,即斜的柱子的意思。不过我在不少文章中使用的“牚”都被编辑们改为“撑”,弄得有点哭笑不得。“牚”的异体字为“樘”,最初是指墙体与横梁之间的斜的柱子,后来也用于指家具中连接直档和横档,起支撑、加固作用的“斜档”。  ......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在《食品与生活》中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国岁时风俗的文章,于是也“老生常谈”到中国古代术数对岁时节日所起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术数把一、三、五、七、九奇数称之“阳数”,二、四、六、八偶数称之“阴数”,而“九”之数又是“阳”之极,九月九日则是月逢阳和日逢阳......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农历的六月已进入盛夏季节,烈日高照,气候炎热,令人心烦意乱。人们把炎热的夏天讲作“大伏天”,又讲作“三伏天”,这“伏”是什么意思,反而很少有人去追究它了。  中国的农历一般以夏至日作为进入夏季的开始,夏至一般发生在公元历的6月22日。犹如从冬至开始地球北半......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农历十二月习称“腊月”,今年腊月初一是公历的1月19日。本文讲的是腊月风俗。  《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则为战争。古代的中国被割裂成许许多多的侯国,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强国想用战争的手段掳掠、抢夺、吞并小......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古代三月份的重要节日当推“上巳”节。古人以十日为“旬”,一月约30天,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所谓“上巳”就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后汉书·礼仪志上》:  是月(指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之水,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疢”是祖国医学认为的热病。许慎......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农历的“月”是根据月相的盈亏周期来确定的,月相盈亏一周约29.5天,人们为了历法计算上的方便,历法的“月”分大月和小月。小月29天,大月30天。沪方言有“吃素碰着月大”之谚,此喻极不凑巧。旧时,六月初四、十四、廿四是夏日祀灶的日期,夏日祀灶叫做“谢灶”。沪谚有“......
[期刊论文]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7
在几千年的中国农耕年代,人们已习惯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习惯。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年的辛勤劳作终于有了收获的结果,古人没有现代的食品保鲜、贮藏设备和技术,秋天的丰收果实必须想一种法子把它贮藏起来,于是,“冬藏”就成为冬日的重要活动。  古代,一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