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我国著名环境资源法学家、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蔡守秋教授的专著《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与法》(书号ISBN978—7-81113—759-0),于2009年12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政法论丛 年份:2010
判断和论证环境法的正当性有五项依据。科学依据是判断环境法正当性的"钢规铁律",具有正当性的环境法律应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信仰和伦理道德是为法律提供正当性的基本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清华法治论衡 年份:2010
一、生态法学方法论的涵义法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探寻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程序,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法学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本身所组...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来源:美中法律评论 年份:2010
本文阐明了中国环境法60年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後的发展方向。主张在环境立法内容方面,加强有关环境治理、环境善治、公民环境权、环境民主、公......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张百灵,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10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石漠化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防治石漠化的法律体系框架,但由于指导思想偏颇、管理体制失衡等原因,我国防......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守秋, 吴贤静,,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10
"主、客二分"和"主、客一体"这两种范式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基本观点是"主体=人、客体=物",后者的基本观点是"主体≠人、客体≠物"。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
[会议论文] 作者:蔡守秋[1]吴贤静[2], 来源: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年份:2010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若干与湿地保护管理有关的法律制度,但缺乏专门的湿地法规和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法律制度,许多重要的湿地保护管理法律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湿地法律制度建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