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蒋际谋,陈秀萍,刘惠玉,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龙眼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8
为了探讨白肉枇杷果实套袋后外观品质改善的显微原因,为完善白肉枇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单果套双层果袋的方式,在幼要迅速生长期、果实转色始期分别开展套袋和解袋试验.结果表明,幼果迅速生长期套袋可有效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随套袋时期的推迟,......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家辉,余东,魏秀清,许玲,蒋际谋,黄金松,,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
[期刊论文] 作者:黄金松,郑少泉,许家辉,蒋际谋,张泽煌,许玲,, 来源:福建果树 年份:2008
中国和泰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龙眼主产地。1981—2002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先后从泰国引进了苗翘、施冲蒲、潘通、依登和依多等龙眼品种在福州试种,长期试验观察结果表......
[会议论文] 作者:许家辉,余东,许玲,蒋际谋,郑少泉,吴少华,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龙眼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8
以立冬本和九月乌龙眼为试材研究挂树保鲜期内果皮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交化,结果表明:在挂树保鲜期内,立冬本的H2O2含量总体水平低于九月乌;两品种果皮的H2O2与MDA含量的变化相关;立冬本果皮的POD、CAT活性强于九月乌,而SOD低于九月乌.因此,POD、SOD、CAT以......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接,许家辉,张泽煌,蒋际谋,余东,郑少泉,,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研究了枇杷修剪不同剪口粗度对新梢生长及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口粗度0.79~1.07 cm,1.35~1.63 cm,1.63~1.92 cm对枝梢总数、粗度、长度、叶片数有影响,以0.79~1.07 cm...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少泉,黄金松,蒋际谋,张泽煌,黄爱萍,许家辉,, 来源:福建果树 年份:2008
以优质、有香气、特晚熟的龙眼果实性状为主要育种目标,选育出优异的龙眼新品种‘晚香’。该品种单果重13.5g,大者可达15.0g以上;可食率67.9%-71.3%;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22.6%,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接,蒋际谋,张泽煌,许家辉,余东,邓朝军,,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研究了枇杷修剪不同剪口粗度对新梢生长、花穗生长动态及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口粗度在1.00cm〈X≤1.30cm(处理Ⅱ)、1.30cm〈X≤1.60cm(处理Ⅲ)时对新梢长度、花穗直径和长度有显著或......
[会议论文] 作者:陈秀萍,蒋际谋,邓朝军,张守梅,林旗华,郑少泉,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龙眼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本文通过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内166份龙眼种质的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高核难易、流汁程度、质地、风味、香味、可食率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单果重、可食率和可溶......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少泉,姜帆,蒋际谋,李韬,黄爱萍,黄金松,高慧颖,郑金贵,,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2008
为选育高多糖优质大果特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种,从85株立冬本(♀)×青壳宝圆(♂)杂交后代群体中,应用多靶筛选法选育出果肉多糖含量高、果大、可食率高、味甜的晚熟杂交龙眼新品......
[会议论文] 作者:陈秀萍,蒋际谋,张守梅,邓朝军,林旗华,许奇志,郑少泉,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龙眼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8
通过对147份云南枇杷资源叶片性状调查,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枇杷种质在叶姿、叶形、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叶背绒毛、叶面形态、叶片横切面形状、叶面光泽、叶片颜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