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槐春,兰新友,刘保昌,宋湘鲁,蒋立松, 来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年份:1998
复方桑桎对60Coγ射线照射大鼠的止血效果观察邓槐春兰新友刘保昌宋湘鲁蒋立松抗出血在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此我们采用民间验方复方桑桎对60Coγ射线照射大鼠...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南教育论丛 年份:2011
4月27日早晨,张诗亚教授、廖伯琴教授、蒋立松老师和王晓燕老师一行4人到达云南大理。同日下午,张诗亚教授和廖伯琴教授分别为大理学院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南教育论丛 年份:2010
午14:30——17:00,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为各考察站授牌,参加授牌仪式的有: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蒋立松副教授,唐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南教育论丛 年份:2010
为深度挖掘瑶山瑶族文化、弘扬瑶族传统文化,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于2010年3月中旬至4月初,由蒋立松副教授带队,一行八人赴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进行了蚕桑文...
[学位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 年份:2004
本论文旨在分析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基础性结构和影响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基础性因素。作者提出这一选题的构思主要是受到金炳镐教授的《民族理论通论》一书的启发而逐渐形...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共生教育"是西南民族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它强调了个体生长过程中人在自然/人文关系结构中的共融、和谐,表现在三个维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互渗与共融,合一而不对立;在人与社......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章回顾了有关贵州屯堡人学术研究的主要历史,以及屯堡人研究中的若干重要论题。在此基础上,对屯堡人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屯堡人的定义、屯堡人的认同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17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生成、发展的基础,同时,民族教育对民族文化具有反馈机制,它不仅传承民族文化,还建设民族文化。承认民族文化的基础性地位,不等于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当代教育与文化 年份:2009
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西南多元共生文化是西南民族教育实践生发的基础,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2008
本文重点讨论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识别政策得以形成的客观历史基础,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识别政策在中国民族关系的结构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民......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5
本文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因素。在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下,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表现为文化互补的必要性、密切性,也表现出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1998
本文分析了清前期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社学、义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发展过程,指出社学、义学的兴办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ocial bac...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6
关于中国蚕丝的起源动因有三个基本的假说:源于食、源于衣、源于信仰。笔者论证了蚕丝文化起源于信仰,认为蚕丝与其他吐丝动物作为一种类的概念,始终与白裤瑶的生命起源、生...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4
本文提出,西南地区民族关系主要在三个方面得以展开。一是民族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民族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三是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建立起...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年份:2015
"鼓社祭"是苗族构建自身族群认同的重要仪式行为。通过对贵州黔东南J村的田野考察,对该仪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苗族"鼓社祭"是苗族族群认同的重要场域。在J村,"鼓社祭"承载了"血缘"与"地......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彝族传统教育经典《玛牧特依》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家庭伦理、社会秩序、人生哲理等方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地方性知识传统、诗性传统、群众性等方面。《玛牧特依》为我们提供了...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7
本文主要讨论了贵州屯堡人族群认同的基础和认同的表达途径.本文认为,屯堡人族群认同的基础在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场域,并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纬度上表现其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2002
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英文语境中"ethnic group"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提出:该概念的广泛采用与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的兴起有极大的关系;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意义既与美...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教育论丛 年份:2010
由萨岁信仰为核心的萨文化体系是侗族社会尤其是南部方言侗族重要的精神文化事象。关于萨文化的调查研究已经非常繁多,本调研报告省略了关于萨文化的一般性描述,重点调查和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蒋立松, 来源:西南教育论丛 年份:2009
贵州省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其东、西、南、北分别与广西三江县、贵州黎平县、广西环江县、黔南自治州之荔波县、榕江县为邻,总面积3244平方公里。全县辖21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