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志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章对中国史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传统可划分为四类:经学、礼仪论和泛;中国史应以泛为铺垫,而集中于对经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杨天宇,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2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称“是郑”,究其原因,一因郑玄著作甚多,特专精于;二因自郑玄兼注《三》,始有所谓《三》之学;三因郑玄能将其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四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成, 来源: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儒家最重礼,用之以“齐家”、“治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相沿,而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核心,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孔子各方...
[期刊论文] 作者:詹子庆,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1996
产生,缘起于的传统和礼治实践。“周公制”的残篇断简,当为后来书的蓝本。春秋战国是社会转型期,“崩乐坏”,士子忧时而力图拯救之,倡,编定礼书,为的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坛 年份:1993
【正】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为重,孔颖达云:“《》是郑”。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
[学位论文] 作者:李杰,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 年份:2000
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来看,荀子的思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扬弃了先秦孔、孟儒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完整、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体系。 文章全面阐述了荀子...
[期刊论文] 作者:蔡方鹿,,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1996
所谓,指以“三”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三”指《仪礼》、《周礼》、《礼记》三部儒家书,均属儒家经典,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学者纷纷对“三”作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成,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思想是儒家最基本的特征 ,司马迁的《史记》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本文从司马迁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司马迁关于的一些论述、司马迁论与法、与乐和《史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奇伟,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在早期儒家哲学家中,荀子以见长。荀氏之,义精蕴奥,广博多方,引人注目。本文试从多个视角勾勒其理论内涵:荀子以为人类社会之根本,以天人同理主据天地自然而证,...
[期刊论文] 作者:徐迎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先秦的有序性是其获得生命力的支点。“仁”是有序性的高度概括,“中和”精神是有序的集中表现。故先秦有序性奠定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黄生文,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0
周崖钿同志最近又推出了《探饿》(北京师范大学出叛社出版,以下简称《探微》).这部专著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第一汶对作了系冤而精详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不少精深而信允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东北数学:英文版 年份:1995
Symmetric Duality and Self-duality for Nonsmooth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DongJiali()(DepartmentofappliedMathematicsa...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新慧,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0
曾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独特重要的地位。他十分重视礼仪中人的内心道德修养的作用,强调以“”律己,进行内心道德反省。曾子精研各种礼仪,特别关注一些关键性的...
[学位论文] 作者:梁勇,, 来源: 年份:2001
清代学术以经学为中坚,其中尤以《三》成就最大。在清初的复兴运动中,万斯大是个引人注目的学家。本文把万斯大及其研究置于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急剧变革的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华友根,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6
试论贾谊的观华友根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世32年,时间虽短,但对西汉一代礼乐、正朔、服色、官名等制度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观对于西汉一代的礼乐建设关系重大,在中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贾谊为下了不少......
[期刊论文] 作者:常俊仓,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1996
入选《中华劳模大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九团牧工揽的事迹,近日被中国统计出版社收入《中华劳模大典》一书中。揽从事畜牧业三十多...
[期刊论文] 作者:宗廷虎,, 来源:当代修辞 年份:1984
【正】 一九二六年是我国现代修辞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除了有张弓的《修辞》和王易的《修辞》两书问世之外,鲁安的《修辞讲义》也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了。在...
[期刊论文] 作者:郑显文,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5
中华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积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行为观念。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调节着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唐代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王煜,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康有为著《春秋》,晚清经学家皮锡瑞称“子之学”,1935年《协大学术》刊登李兆明《研究》一文,遂生“”一词,与孔、孟、荀、朱学、陆、王并列,各领风骚千百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由张岱年、钟肇鹏等先生指导撰成《探微》一书,主要内容乃十二论——宇宙、人性、仁义、义利、贤庶、德才、贵志、名讳、辞指、常变、中和、大一统,造诣深度与广度超越徐复观《两汉思想史...
[期刊论文] 作者:商国君,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先秦的历史轨迹商国君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诸子思潮汹涌而起。在百家争鸣的社会思潮中,儒家以“”为旗帜,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后期,经过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