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均波,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2022
<正>随着电子健康记录、高分辨率数字影像、组学、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医疗信息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依赖大数据开展精准医疗的趋势将促使医疗领域的思维模式、教育结构和研究范式发生根本改变。一方面,医疗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远远超过了人脑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年份:2022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宇翔, 葛均波,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22
2021年是艰难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肆虐,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阻挡不了国内外同仁在心血管领域奋勇向前的步伐。现将2021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1EMPEROR-Preserved研究[1]:射血分数保留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轩,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22
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和他的团队正在紧张操作。...
[期刊论文] 作者:葛均波, 翁建平, 曾强,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22
泛血管疾病不仅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合并疾病,也是致T2DM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促进多学科合作和跨学科整合,早期发现T2DM患者的泛血管疾病,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国内心血管病学、内分泌学、肾脏病学、神经病学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专......
[期刊论文] 作者:陈怡帆, 程蕾蕾, 葛均波,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2022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应用最广的恶性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ligand-1,PD......
[期刊论文] 作者:陈莎莎,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年份:2022
[期刊论文] 作者:刘桂剑, 程宽, 朱文青, 葛均波,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份:2022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国际高血压学会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世界卫生组织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等相继发布,对于指导高血压临床用药发挥了重要作用。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
[期刊论文] 作者:潘文志, 龙愉良, 周达新, 葛均波,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22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证据最多的二尖瓣反流(MR)介入治疗技术,并得到最新版指南的肯定。笔者目前将TEER定义为一项基于外科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经导管介入技术,其采用二尖瓣夹合装置,经股静脉或心尖路径置入,在超声及X线引导下夹住MR区的前、后瓣......
[期刊论文] 作者:葛均波, 霍勇, 杨杰孚, 高秀芳, 李勇,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22
中国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持续上升,对民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新......
[期刊论文] 作者:侯士强, 潘文志, 陈莎莎, 周达新, 葛均波,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22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国内外已逐渐成熟,但对主动脉瓣狭窄合并流出道梗阻的治疗仍缺乏经验。本文报道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流出道梗阻的外科手术极高危患者,经适当瓣膜较深置入策略行TAVR,同时解决瓣膜狭窄和流出道梗阻,以期为类似案例的救治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沈雳, 李晨光, 吴轶喆, 裴志强, 葛均波,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22
创新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一系列支持医学创新的政策相继推出,医学创新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作为中国医学创新的缩影,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也逐步从早期的学习与跟随进入到自主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在部分领域已达到世......
[期刊论文] 作者:付明强,常书福,秦晴,马剑英,葛均波,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2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迟开通闭塞靶血管的患者,术后发生无复流极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右冠状动脉闭塞1个月后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反复无复流的案例,经导管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溶栓等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后成功恢复良好血流灌注.......
[期刊论文] 作者:弭守玲,钱菊英,吴永健,郑洁皎,霍勇,葛均波,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22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1]。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2]根据临床表现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朱丽,徐冰晨,潘文志,金健好,侯桂华,葛均波,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年份:2022
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手术方式、术中器械使用情况以及护理现状,揭示目前中国各医院TAVR开展特点,为提高TAVR围术期护理以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国内开展TAVR手术的51家医院心导管室护......
[期刊论文] 作者:陈怡帆,程蕾蕾,沈毅辉,张卉,汪雪君,许宇辰,葛均波,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22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诱发的心肌炎亟待通过动物模型探究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索此类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最佳造模方法。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30只,分别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自身免疫性心......
[期刊论文] 作者:许莉莉,崔洁,李清,吴鸿谊,常书福,陈学颖,钱菊英,葛均波,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22
该文报道1例以左心室心肌肥厚起病、多系统受累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探讨了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心肌肥厚鉴别诊断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治的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张蕾,张晓春,张源,李明飞,潘文志,陈莎莎,管丽华,周达新,葛均波, 来源: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22
目的 探讨老年(≥60岁)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行经导管封堵预防脑血管事件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FO封堵治疗的患者共218例,年龄18~83岁,男性112例(51.4%),女例106例(48.6%)。按年龄分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源,潘翠珍,潘文志,刘宇,张蕾,陈莎莎,张晓春,李明飞,周达新,葛均波,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22
三尖瓣反流常继发于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风湿性瓣膜病和外伤等,常伴有症状性心力衰竭及高死亡率,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死亡率较高,且很多患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报道1例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行经股静......
[期刊论文] 作者:黄珍珍,梁义秀,汪菁峰,巩雪,肖子龙,王素华,宿燕岗,葛均波,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2022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双心室起搏(BVP)对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急性电同步和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连续性入选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且合并LBBB的心衰患者。术中随机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