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本松,范存义, 来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5
管腔再狭窄是导致外周人工血管植入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过去已就提高人工血管的管壁性能和抗凝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再狭窄导致人工血管,特别是口径小于5 mm的人工血...
[期刊论文] 作者:顾海鹰, 来源:康复 年份:2005
范存义教授轻轻卷起姑娘紧紧包裹的小腿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那瘦细的小腿包着两片坚硬的夹板,由于胫骨骨不连几乎占据了整个脚,前后晃动。...
[期刊论文] 作者:韩本松, 范存义, 曾炳芳,,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研究采用切开囊内复位技术和带锁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plate,LPH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月收治30例3、4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景贤,张开刚,范存义,蒋,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真臼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4月~2003年3月利用股骨头结构植骨、颗粒植骨重建真臼加真臼内移植填补假臼造成的骨缺损、解决股骨头的覆盖,治疗56例由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原发性......
[期刊论文] 作者:蔡培华, 梅国华, 范存义, 王海明, 姜佩珠,,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评价内固定治疗M 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9例累及桡骨颈部的M asonⅢ型骨折行A O微型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根据患者肘关节活动、疼痛...
[期刊论文] 作者:姜佩珠,范存义,蔡培华,孙鲁源,梅国华,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2005
患者男,35岁.2004年2月19日因车祸致双下肢严重损伤,当地医院给予左下肢下1/3截肢,右小腿清创,胫骨骨折螺钉及外支架固定.术后右小腿感染,皮肤及胫前血管、伸肌群坏死;同时,因出血在小腿上段平面结扎胫前血管.2个月后来我院治疗.入院检查见左小腿截肢,残端愈合;......
[期刊论文] 作者:曾炳芳,眭述平,姜佩珠,范存义,于仲嘉,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组合移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 1991年1月~2003年12月,行皮瓣或肌皮瓣的组合移植手术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5~41岁,平均27.6岁.分别修复肢体特...
[期刊论文] 作者:范存义,蔡培华,宋飒,张长青,姜佩珠,曾炳芳,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对21例尺桡骨骨折,按AO分型[1]:B3型8例、C1型10例、C2型3例,采用骨折复位、Smith-Nephew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0周,平均16.2周.术后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锁钉钉......
[期刊论文] 作者:韩同坤,范存义,窦庆寅,梁旭强,曾炳芳,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22例尺桡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除1例延迟愈...
[期刊论文] 作者:唐剑飞,范存义,曾炳芳,眭述平,姜佩珠,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 探讨复合聚乙丙交酯(PGLA)血管外支架对自体静脉修复动脉缺损的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以30只犬两侧股动脉各切除5cm,用6cm同侧股静脉移植修复,随机一侧复合PGLA血管外支架为A组;另一侧仅行自体股静脉移植为B组.术后1、2、4、6、8周取材,He、Masson和弹力染......
[期刊论文] 作者:范存义,蔡培华,宋飒,孙鲁源,姜佩珠,曾炳芳,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2005
肱骨骨不连是肱骨骨折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创伤外科治疗上较为棘手的问题.自1996年6月以来,我科应用Smith-Nephew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骨不连1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
[期刊论文] 作者:范存义,汤林祥,吴文革,付士平,陈新刚,沈骏,曾炳芳,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 评价应用负载妥布霉素的硫酸钙(Osteoset-T)治疗慢性骨髓炎及合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4月起,采用Wright公司的Osteoset-T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4例,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11例.其中同时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治疗慢性窦道切除后皮肤缺损4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