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龄,章谊,,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10
今年3月27日是诗人艾青100周年诞辰纪念日。尽管艾老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我们和喜爱他的万千读者一样,依旧时时怀念着他。父亲曹靖艾青老抗战时期相识于重庆,同...
[期刊论文] 作者:侯万里,, 来源:兵团建设 年份:2010
艾青,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诗人。艾青,集东西方文化于一身,在创作上勇于探索,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上世纪50年代,艾青在经历了变故之后,毅然选择来到新疆,来到...
[学位论文] 作者:陈益,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10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主要以诗作名世,而诗论也是他很重要的贡献,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多限于作为其诗作的附庸。本文专门研究艾青的诗论,集中考察了1941年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解志熙,, 来源: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年份:2010
2010年的3月27日,是诗人艾青的百年诞辰。诗人的家乡金华的父老乡亲们,没有忘记他们引以为傲的诗人,正在筹办“艾青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或许是因为我曾经写过半篇论艾...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立群,,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0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是艾青在延安生活的时期。四年的延安生活,不仅使艾青的思想感情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艾青的诗歌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钟灿权,,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艾青诗歌的宗教色彩是贯穿他诗歌创作的一条内在线索,同时这种宗教意识和色彩也成为我们观照其创作脉络的显著特征之一。艾青诗歌中表现了"救世者"、"创世者"的"爱"的情怀与"殉道"精...
[期刊论文] 作者:冯勇,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0
作为中国社会发展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作为一位诗人,艾青将他的名字、他的诗作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这应该是诗人艾青留给我...
[期刊论文] 作者:陈增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本文着眼于艾青关于诗的具体言论,从四个方面阐论了艾青文体论的核心概念——诗的散文美:即新诗与韵文无关;新诗的语言根本是在于表达形象的;新诗的音韵与语言形象表达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继红,,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0
艾青研究从1935年5月孙作云先生的《论"现代派"诗》论及艾青,到1936年12月胡风的《吹芦笛的诗人(艾青:〈大堰河〉)》,再到同年刘雪苇的《关于艾青的诗》和茅盾的《论初期...
[期刊论文] 作者:叶锦,, 来源: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年份:2010
1980年前后,笔者由于拟写《艾青传》和《艾青简谱》,曾在上海、北京等地发现了一批艾青的旧作,主要以20世纪30年代写于上海监狱的诗歌为主,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收入了浙江人...
[期刊论文] 作者:丁 敏,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摘要艾青的形式审美,包括了他对新诗的语言、体式两个方面以及两者综合的见解。艾青认为新诗的语言“必须是以日常用语做基础的”,并提出“按照生活的要求和这种语言的规律,创造出新的语言”的设想。...本文从材料和工具的角度分析了艾青对创造新诗的语言的思考,考察了他的语言审美观。  ...关键词:形式审美 艺术语言 口语 材料 工具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在艾青有关诗学的理论著作中,他在提到...
[期刊论文] 作者:袁继锋,,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0
艾青诗歌鲜明的时代感并不能掩盖其个性和自由意识,诗论家艾青试图贴近时代的兴奋和壮烈与诗人艾青对于时代的敏感和疑虑都杂揉在了《时代》中:顺应时代的光明的一面成了主流,...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伟,, 来源:吉林画报·新视界 年份:2010
“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主要意象.这两大意象各有自己独特的理性内涵,但同时又紧密地联系着,共同构成了艾青诗歌意象世界的两大支柱.本文对“土地”和“太阳”这...
[期刊论文] 作者:柳枢,,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0
今年,是著名诗人艾青百年诞辰。翻看当年拜访这位文学大师时留下的合影,耳边便悠然飘荡起艾青那豪爽的笑声和他温暖的教导,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浓浓的暖流。This year is the...
[期刊论文] 作者:徐源,,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0
本文以对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群的美学及象征意蕴的研究来梳理、分析艾青诗歌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根"而又具有的全人类性视点的现代性特征。本文认为艾青诗歌的现代性特征首先来...
[期刊论文] 作者:吴思敬,,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艾青亲身经历的国家的不幸和个人的苦难,他所保留的诗人的良知,他所意识到的诗人的职责,决定了他归来后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思辨色彩。当下,距艾青所处的拨乱反正的时...
[期刊论文] 作者:高永年,,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0
艾青提出的"诗歌散文美"主张,是相当周密的、合理的诗论。在这一理论的引领下,中国新诗的叙事精神得到有力弘扬,其抒情更具内在张力。艾青在追求"诗歌散文美"的艺术实践中,积...
[学位论文] 作者:董俊民,, 来源: 年份:2010
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一位很重要的诗人。“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完成了历史的‘综合’的任务。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中国诗歌会诗人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
[期刊论文] 作者:于晓悠, 来源:南都周刊 年份:2010
1979年,法语版《艾青诗集》出版,法国多家重要媒体对此做了报道。紧随其后,译者凯瑟琳·韦佳德还翻译了包括茅盾在内的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在巴黎冬季的午后,本刊特约记者探访了这位年近七旬的法国老太太,翻开她与中国现代文坛、与艾青的一段尘封历史。  按响门铃,凯瑟琳·韦佳德开门。一年未见,赫然乍现一头银发。...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年份:2010
艾青教授,女,中共党员,陕西三原人,生于1967年7月,硕士生导师。1989年7月毕业于长春光机学院电子工程系,获工程学士学位;1995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马列部,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