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春胜, 来源:矿业安全与环保 年份:2005
简述了孙村煤矿矿井降温的历史,测定并总结了该矿热害现状及趋势。结合具体条件提出了适合孙村煤矿的矿井降温方案,并列出了降温系统的运行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春胜,周秀隆, 来源:煤炭工程 年份:2005
论文针对孟加拉国Barapukuria煤矿建设期间出现严重热害的事实,通过现场的测定,总结分析了该矿的热害特点,研究了压缩空气制冷技术的原理以及在煤矿掘进面的应用工艺并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高鹭,胡春胜,陈素英, 来源:土壤 年份:2005
在喷灌区一季冬小麦的试验表明,冬小麦叶水势值在各生育期每天的14:00左右发生明显变化;从生育期看,返青期叶水势低谷值出现较晚,持续时间短且恢复较快;孕穗和开花期低谷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高鹭,陈素英,胡春胜, 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2005
对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对水肥的利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灌溉水量对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以及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提出喷灌条件下冬小麦适宜的灌水定额.试验结果表明随...
[期刊论文] 作者:高鹭,陈素英,胡春胜,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5
研究了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冠层温度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及其随作物生长发育期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喷灌条件下,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普通灌溉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期刊论文] 作者:韩淑敏,程一松,胡春胜,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5
利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1995~2001气象数据和同期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监测的小麦、玉米蒸散量,采用参考作物法探讨分析了小麦、玉米生长期作物系数与降水年型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董文旭,胡春胜,张玉铭,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5
采用土壤与粉碎秸秆混合物室内氨挥发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添加物对尿素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量尿素,不同秸秆混合条件下尿素氨挥发损失具有明显差异;添加小麦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欣,胡春胜,陈素英,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5
在长期水分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下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壤含水量和剖面硝态氮的累积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量对小麦季0~200 cm土层含水量产生明显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银,胡春胜,霍正齐, 来源:矿业安全与环保 年份:2005
针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五矿井下高温热害严重等特点,通过近8年的应用和不断完善,成功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矿用防爆螺杆冷水机组及控制设备系列降温设备,实现了矿井降温设备国产......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铭,胡春胜,董文旭,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5
我国氮肥用量约占全世界氮肥总用量的三分之一[1],但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左右[2].据报道,石灰性土壤中氨挥发是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3-4],其损失量相当于氮素总损失量的2...
[期刊论文] 作者:董文旭,胡春胜,张玉铭,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5
经过6 a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使同一土壤形成肥力上的差异,对此土壤进行室内氨挥发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等量尿素条件下,不同施肥土壤氨挥发损失具有明显差异,长期施N...
[期刊论文] 作者:代辉,胡春胜,程一松,宋文冲,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5
利用光谱仪通过大田试验测量不同氮素水平及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的光谱反射率,测算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密度(CHL.D)、地上鲜生物量和地上干生物量等农...
[期刊论文] 作者:高鹭,胡春胜,陈素英,张利飞,,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05
利用微型蒸渗仪研究了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生长期间的土壤棵间蒸发过程,分析了3个不同灌溉量下的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及其随叶面积指数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灌溉后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春胜, 陈素英, 赵四申, 张西群,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05
在玉米整秸覆盖条件下,在玉米行间免耕播种小麦是中国北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免耕播种的一种全新方法.介绍了玉米整秸覆盖地小麦全免耕播种技术、所需机具、作业工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欣,胡春胜,张玉铭,董文旭,,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5
通过监测玉米生长季前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及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玉米季硝态氮的淋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前平原地区现有的灌溉施肥制度下,夏玉米生长季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杨莉琳,裴冬,胡春胜,张喜英,毛任钊,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5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潮褐土上,通过水、肥2因子3水平的完全方案,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水、肥对土壤矿质氮分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NO3--N在土...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峰,胡春胜,安忠民,张爱军,陈阜,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5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土壤耕法下玉米产量及玉米生育期土壤硝态氮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翻耕模式下玉米产量最高,免耕下最低。在0~180 cm土体中,收获期与苗期相...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铭,毛任钊,胡春胜,张佳宝,朱安宁,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5
对太行山前平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与肥料精准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养分含量集中在1个或相邻2个养分含量等级范围内,对土壤养分进行分区管理存在可能性;按照土壤养分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发东, 宋献方, 张秋英, 刘昌明, 张喜英, 胡春胜,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2005
运用墨西哥帽函数(Mexican Hat Function)小波分析方法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典型地区的栾城站40年来的降水量以及当地典型作物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阶段的降水量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