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杰, 年跃刚, 胡社荣, 胡小贞,, 来源:水资源保护 年份:2008
根据2003~2005年的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分析了五里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和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五里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
[会议论文] 作者:胡小贞,赵雪松,金相灿,王丙涛, 来源:2008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以天然方解石为材料,进行不同pH 值下Ca2+和HCO3-的正交实验。实验设置0.5 mg·L-1和5 mg·L-1 两个初始磷酸盐浓度,配置一系列浓度的CaCl2 溶液和NaHCO3 溶液,将溶液的pH 值调...
[会议论文] 作者:王丙涛,胡小贞,金相灿,杨慧芬, 来源:2008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以水生植被重建为核心的水生态恢复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与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水生植被与湖泊底质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对不同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中可能存在的制约......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娉婷,胡小贞,李梁,金相灿,周北海, 来源:2008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根据2008年抚仙湖底质全湖调查采样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抚仙湖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和沿水深分布特征,并进一步评价氮和磷的释放的危险性。其一......
[期刊论文] 作者:赵雪松, 胡小贞, 卢少勇, 金相灿, 盛力,,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8
以天然方解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pH值与不同粒径方解石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不同质量浓度磷系列溶液,加入1g不同粒径,即小于100目、100~180目、180~325目和325目的方...
[期刊论文] 作者:贺凯, 卢少勇, 金相灿, 胡小贞, 陈雷,,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08
研究了5种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常用填料(天然沸石、陶粒、北京土壤、蛭石和砾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蛭石与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分别为1.38mg/g和1...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杰,金相灿,胡社荣,胡小贞,年跃刚,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8
随着湖滨带生态系统的退化,其恢复和管理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湖滨带具有空间异质性,分区规划治理是其恢复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湖滨带类型划分是分区规划治理的重要依据。根据确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金相灿, 贺凯, 卢少勇, 胡小贞, 李胜男,,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8
氮是引发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湖泊外源和内源氮的去除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非常关键,其中填料对氨氮的去除是湖泊外源控制的重要途径.研究了4种填料(天然沸石、陶粒...
[期刊论文] 作者:郑苗壮, 卢少勇, 金相灿, 胡小贞, 张帆, 卢维盛,,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08
采用硫酸铝和聚铝2种钝化药剂研究温度对滇池重污染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每升高10℃,底泥TP释放增量为1.22%~38.69%,DTP释放增量为4.79%~76.82%,在25~35℃,底泥内源磷释放......
[期刊论文] 作者:胡小贞,金相灿,梁丽丽,邢奕,芦岁勇,储昭升,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8
采用铝酸钠和石灰为pH缓冲剂,并用粘土矿物对硫酸铝进行改良,研究不同硫酸铝剂量下对滇池污染底泥磷钝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钝化剂对底泥磷的钝化效果具有时效性.以质量比Al:铝酸钠=1......
[期刊论文] 作者:丁国际,赵洪涛,邹联沛,钱光人,胡小贞,占金美,,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利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在滇池底泥中,曝气、氮和磷浓度对菹苹石芽平均出苗数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对菹革石芽的平均出苗数影响不大,但对幼苗生长速度及生长过程中...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娉婷[1]胡小贞[2]李梁[2]金相灿[2]周北海[3], 来源:2008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根据2008年抚仙湖底质全湖调查采样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抚仙湖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和沿水深分布特征,并进一步评价氮和磷的释放的危险性。其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