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高玉桥,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 年份:2005
  本课题所用的广防己药材来源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禾城镇(广东肇庆药检所陈洁秀提供),经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胡世林研究员鉴定为马兜铃科植物AristolochiafangjiY.C....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05
中药生药学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胡世林,学科带头人黄璐琦,后备学科带头人邵爱娟、郭兰萍。学科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3个明确、稳定、在国内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世林,,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5
不断深化对青蒿素科学价值的认识,是青蒿素发明国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增强发掘和提高中医药的自觉性。今年青蒿和青蒿素市场空前红火,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而且将持续增长...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世林,,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5
道地药材的学术思想是历史上中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中药研究时被忽略了,这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关键在于国内外流行的含量测定指标,很多没...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世林,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5
中药木瓜的历史与《诗经》一样悠久。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琼琚指美玉)的诗句来看,《诗经》时代的人们以木瓜比喻交友结谊,大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之意。木瓜入药,以皱皮者为佳,皱皮木瓜是木瓜属植物中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至少有23个之多。经过古代医药学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世林,许有玲,, 来源: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2005
2004年底,世卫组织在北京纪念Coartem 10周年,促使我们纪念青蒿素的生日或“生年”,因为青蒿素是中国医药卫生科学家从青蒿中获得的划时代发现和自主创新成果,而且全新结构和...
[会议论文] 作者:胡世林,许有玲,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 年份:2005
青蒿素具有全新结构和独特抗疟活性,是中国医药卫生科学家从青蒿中获得的划时代发现和自主创新成果,从而改写了只有生物硷成分抗疟的历史.本文记叙了纪念青蒿素30周年时的思...
[会议论文] 作者:胡世林,许有玲, 来源:2005年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根据关于青蒿开"细黄花,大如麻子"等形态特征,以及味苦、截疟的性味功能,考证"青蒿"拉丁学名,应为"Artemisia annua L.".19世纪后半叶,日本学者把青蒿考证为"A.apiacea Hance"是错误的,必须纠正,因为这种植物的头状花序大如黄豆,味不苦,治不了疟疾,与真实的"青......
[会议论文] 作者:胡世林[1]许有玲[2], 来源:2005年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根据关于青蒿开"细黄花,大如麻子"等形态特征,以及味苦、截疟的性味功能,考证"青蒿"拉丁学名,应为"Artemisia annua L.".19世纪后半叶,日本学者把青蒿考证为"A.apiacea Hance...
[期刊论文] 作者:冯学锋,胡世林,周红涛,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05
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栽培品的根,经水煮去皮加工为白芍.白芍的形成与芍药的栽培密切相关,栽培芍药的药用并逐渐形成单独一味中药白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
[会议论文] 作者:冯学锋,胡世林,格小光,杨京玉,苏志发,郭本芳, 来源:第七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多伦县野生芍药资源考察发现,多伦芍药现在分布范围较小,仅在多伦蔡木山约42.5km2范围内;种群呈岛屿状分布,仅生长在阴坡树林中;而且生长在生态系统复杂、交...
[会议论文] 作者:冯学锋[1]胡世林[1]格小光[1]杨京玉[1]苏志发[2]郭本芳[2], 来源:第七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多伦县野生芍药资源考察发现,多伦芍药现在分布范围较小,仅在多伦蔡木山约42.5km2范围内;种群呈岛屿状分布,仅生长在阴坡树林中;而且生长在生态系统复杂、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