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玲霞,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中和"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儒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是《道藏》内唯一一部以"中和"命名的道经,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和"思想进行深入浅出...
[期刊论文] 作者:漆琳君, 王俊峰,,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6
孙光荣教授是新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创立的中和医派以"中和"思想为核心,尚中贵和,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时越,, 来源:山西青年 年份:2016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形成和发展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和精神的思想体系,我国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和思想。儒家和道家虽然都是在中和精神的...
[期刊论文] 作者:园丁, 来源:污染防治技术 年份:2016
酸碱可以中和,我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呢?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碳中和"吧:"碳中和"(carbonneutral),其涵义就是,人们(包括单位、企业、个人)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绪军,,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16
近几年,中和滴定实验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考查利用酸碱中和滴定证明H_2C_2O_4是二元弱酸;2015年北京卷考查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测定海水的成分;201...
[期刊论文] 作者:罗立涛, 杨涓, 金逸舟, 孙俊, 韩飞,, 来源: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年份:2016
目前国内电子回旋共振(ECR)中和器的研究存在电子束流不能连续引出的问题,为此通过改进中和器天线结构及优化电子引出孔径来改善中和器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中和器结构改进及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廷虎,王昊, 来源: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年份:2016
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及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别是中和反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问题的能...
[期刊论文] 作者:姚建静,, 来源:茶道 年份:2016
中国茶道,是以“中和”为核心的关于茶的人文精神及相应的教化规范。作为茶道具象体现的茶席,其设计布置、行茶品茗的核心准则,也正是“中和”二字。东方文化体系中的“中和...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龄予,,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6
中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合乎情理的和谐之境,因而形成了"中和"的大美之学。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最基本审美形态之一,"中和"的内层...
[期刊论文] 作者:谭烨, 田永衍, 任红艳,, 来源:西部中医药 年份:2016
从先秦'中和'思想之源、先秦儒家之'中和'思想、先秦道家之'中和'思想、先秦法家之'中和'思想、《黄帝内经》之'中和'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安东,,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6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无论是喜、怒、哀、乐,都遵循着“发乎情,止乎礼”这样一个“中和”原则。中和观和中和之美具有积极向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
[期刊论文] 作者:曹文,,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年份:2016
曹文2011年有幸成为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的嫡传弟子,见习伺诊三年,伺诊期间深入研习大师的"中和"思想。大师"中和"思想精髓就是达到气血稳态的"中和",临床要达到这一平衡状态,...
[会议论文] 作者:Yong Gao, 来源:江苏省第十八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中和抗体在现有疫苗的保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诱发有效中和抗体一直是传统疫苗研发的重要策略。然而,由于HIV变异快速,种类多样,特别是膜蛋白Env的主要中和抗体表位在机体免疫...
[期刊论文] 作者:康静丹, 来源:西江文艺 年份:2016
【摘要】:“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根本,已经上升到儒学的本体论。“中和”是儒学之根本,对儒家的美学观、文学批评观影响深远,对后事中国人的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民族性格都有巨大影响。...本文试论述中和思想的渊源含义及其影响下的文艺观,以及对中国人集体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儒学;中和思想;文艺观  一、中和思想的渊源和其内涵特质  “中和”是儒家最常用的哲学和美学范畴,在中国传统中由来已久...
[期刊论文] 作者:陈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从中国传统设计审美研究的角度,以儒家“中和美”思想作为切入点,解读新中式设计风格,并提出其对“中和美”思想的终极追求体现在表达人与自我及自然的和谐;“中和美”对新中...
[期刊论文] 作者:曾国藩,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年份:2016
2016年9月19日,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公示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获批2款保健食品,获批分支机构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伉州分公司。这是商务部...
[学位论文] 作者:张强, 来源:湘潭大学 年份:2016
刘宗周的中和说是在对前人思想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思想采取了“消融统合”的方式,这是其一大特色。中和问题由来已久,其形成有“理学”和“心学”两个不同的发展脉...
[期刊论文] 作者:徐玲春,赵小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6
在丰富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中,关于“中和”的论述由稚嫩逐渐走向完善。“中和”音乐观是中国音乐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贯穿于音乐审美发展的诸多环节,潜在的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观...
[期刊论文] 作者:王筱筱, 来源:参花·下半月 年份:2016
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向占据乐坛的主流,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旨趣和审美标准,对“乐”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和” “中和之美” 音乐  “中和”即中节、合度,也就是既不过度又不缺失。...就音乐对人的作用而言,在生理方面,“中和”要求音乐做到“适”,即音乐的强弱、高低要适应人的听觉器官的接受程度而产生审美愉快。声音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