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6
罗祖兵在《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改革的文化阻隔主要源自二者之间的张力过大,具体表现为:(1)文化过于保守且位势过大,妨碍着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2)课程改革过于脱...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2006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离问题是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争持不下的论题,这主要是由本质主义思维范式的二元论思维所致。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思维范式的转换。后现代主义思维范式为理...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06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年份:2006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教育科学 年份:2006
丹尼尔·科顿姆于2003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教育为何是无用的》的著作来专门阐释教育的无用性。然而,科顿姆并不简单地认为教育是无用的,而是认为,过于功利化的、过于体制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2006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它是一种需要规则但在适当的时候又敢于放弃规则的教学。它不再假定教学有恒定不变的本质,而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生...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6
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也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重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这一倾向,就必须重新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份:2006
教学的境遇性是指教学过程的特征及其表现因其内外环境不同而不断生成转化的特性。作为教学的一种性质,它内隐于教学深处,通过教学行为表现出来。教学行为是教学境遇性的载体。......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06
文化阻隔:源于课程改革与文化之间的张力过大    课程改革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它一方面要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会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相比较而言,课程改革对文化环境的依赖性大于它对文化的反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教学的恒定性与境遇性分别是在预成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看到的教学图景,应然的教学是境遇性与恒定性的统一,但由于理性思维的膨胀,人们一直痴迷于恒定性的探求而忽略甚至......
[期刊论文] 作者:罗祖兵,,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2006
学校教育的附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附魅,人们给予了学校教育以无所不包的功能.学校教育附魅的危害是使人们忽略了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影响了学校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