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耀良,, 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份:1987
【正】 罗沛霖教授简历罗沛霖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13年12月30日生,天津市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负责...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8
钱学森的系统观念罗沛霖(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钱老85寿辰之际,我承蒙许国志同志的特别约稿,让我在《系统研究》一书写一篇序,为什么让我写序呢?说...
[期刊论文] 作者:蒋湘辉,,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1999
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辉煌的50年,我国的信息产业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健康成长。在这个有意义的时刻,我们采访了50们IT人,请他们回忆了从事IT多年来印象最深的事。这50个人包括...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绳,,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1998
解放军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长篇文学传记《笑慰人生》,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的一本,写的是著名电子学家罗沛霖的故事。作者为写此书,用了约近一年的时间进行采...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最近,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师昌绪、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罗沛霖的"关于建立和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咨询报告",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报告认为: ——高技术产业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玉芝, 来源:中国计量 年份:2001
本刊讯2月9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杨嘉墀、罗沛霖、王越、陆建勋、金怡濂、张存浩、金国藩、俞大光、陈太一、童志鹏、魏正耀、李德毅、周立伟、陈良惠、张履谦、林永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0
名誉理事长:钱学森薛暮桥名誉会员:马肚骏李国千关文俊吴几康沈无余潜修严彼钧 罗沛霖钱伟长越民义谢力同翟立林薛傅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名誉会员名单...
[期刊论文] 作者:石岩松,张青兰, 来源:特区与港澳经济 年份:1996
1994年,成立才一年的航天九院,正在京召开一个规格很高的部级技术鉴定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学东、中国科学院陈芳允、罗沛霖、王守武等七名院士以及其它国内外知名专家、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信号处理 年份:1988
13日开幕式上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沛霖先生介绍了当前国际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电视研究 年份:1997
电子学和信息学家罗沛霖在《光明日报》撰文说:在人类文化运作历史中,电子信息运作是继语言、文字和印刷后的第四个里程碑。如今电子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信息化,特别是经济信息化已...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份:1986
顾问吴几康罗沛霖慈云桂名誉主任委员郭平欣主任委员廖幼鸣副主任委员(8人)叶放孙钟秀朱新甫张翔 陈力为陈仁甫姜均露唐泽圣秘书长孙强南副秘书长龚炳铮常务委员(31人)马国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电子标准化与质量 年份:200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罗沛霖、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年份:1991
产业革命从物质活动到精神活动的扩展从产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动了一场波澜壮阔,持久不息而日益增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们的目标是用人造的物质手段以倍增人对客观世...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94
作者探讨了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产业逐渐在产业界取得支配地位的时代。目前正在进行的机器智能化、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是可以与工......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今日电子 年份:1995
这里谈文化,特指一切社会思维劳动成果积累与扬弃的总和。它包括一切知识与知识活动、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形态。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成果与标志。反过来看,它又是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4
【正】 当前,新技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用物质手段延伸、强化人的脑力和神经活动.人们观察控制事物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几乎将突破包含距离在内的一切屏障.这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电信科学 年份:1985
在《电信科学》月刊复刊的这个大好日子,我想借这个机会,探讨一下“大信息业”的问题。谈到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总离不开新技术革命这个话题。谈到新技术革命,就似乎理所当然地要谈信息革命;谈到信息革命,又很自然地要谈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电信科学 年份:1958
讓我們想像一下若干年后中国人民生活的一个側面: 工厂里無数的工序上都使用了帶电子管或半导体的附件以至非常复杂的电子計算和控制設备,它們自动地测量、控制、調整着...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1999
七、先进全能信息总系统的当前状态 世界上现在还没有一个能称为总系统的系统。然而经过许多中间的步骤,逐步会向它接近。 当前有一个交互网络(Internet)提供各种服务。它起...
[期刊论文] 作者:罗沛霖, 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年份:1986
【正】 参加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的一些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育工作者和几位中科院学部委员代表,在发言中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依据我国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事实,感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