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检秋,,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7
清中叶以降,汉学渐兴,考证学风弥漫学界,由经学而扩展至子、史、文辞之学,也吸引了一些宋学家兼采或转治汉学.但宋学的影响却如静水深流,这在家学脉络中较为明显:一些汉学家族...
[期刊论文] 作者:罗检秋,,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清代汉学家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其族谱论继承前说而又有所发展。他们像宋、明儒家那样重视族谱的教化收族功能,但彰显了族谱的史学特征,更深入地讨论了宗法与谱法的关系。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罗检秋,,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7
在近代大众媒介兴起前,文献传播的途径仍相当狭窄。带有组织机构性质的官方藏书存在明显的封闭性,商业化的图书市场则偏重于蒙学读物、生活用书及文艺作品,因而人际网络成为...
[期刊论文] 作者:罗检秋,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7
内容提要在庄学史上,郭嵩焘的见解多被论者忽略或语焉不详,但它是《庄子集释》一书的思想主干,在近代学术思想史上应有一席之地。郭嵩焘侧重阐发庄子的思想,又融合儒学,体现了本体论和内圣功夫的儒道互补。同时,郭氏庄子学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其处世哲学和社会主张汲取......
[期刊论文] 作者:罗检秋,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7
清代汉学家虽沉潜于考经证史,而改良宗族机制,治理乡村社会,一直是其重要论题。清初顾炎武等反思亡明之痛,期望强宗立国。清乾嘉学者程瑶田、钱大昕、陈寿祺等考释宗法,一些学者积极参与建祠、修谱,为强化宗族机制建言尽力。鉴于保甲制积弊重重,张惠言提出代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