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谭志,纪越峰,,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通过研究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多域分层路由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speaker节点的拓扑信息路由通告机制,实现了分层网络的拓扑发现、同步和路由计算.结果表明,路由控制负载和链路状态......
[期刊论文] 作者:王璨,纪越峰,, 来源:Chinese Optics Letters 年份:2007
As th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technology matures and the demands for bandwidth increase, survivabil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genera...
[期刊论文] 作者:王璨,纪越峰, 来源:ChineseOpticsLetters 年份:2007
As th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technology matures and the demands for bandwidth increase, survivabil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 controlled intelligent optical netw......
[期刊论文] 作者:王淼,单纯,纪越峰,,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为了在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网络中支持一个呼叫请求对应多条相同属性连接的情况,提出了连接批处理的概念,并扩展了信令消息及处理流程.搭建了15个节...
[期刊论文] 作者:廖日坤,纪越峰,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年份:200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TCP/IP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TCP/IP的速度、程序结构、内存需求等特点,优化设计了清晰的TCP/IP和应用层接口、防......
[期刊论文] 作者:廖日坤 纪越峰,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年份:2007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TCP/IP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TCP/IP的速度、程序结构、内存需求等特点,优化设计了清晰的TCP/IP和应用层接口、防止多余的内存拷贝和实现数据包整序重发/窗口控制。最后给出了嵌入式TCP/IP的性能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廖日坤,纪越峰,李慧,, 来源: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提出一种VoIP G.723.1双速率语音算法汇编优化及其DSP实现方法。通过阐述G.723.1信源编码的实现过程,讨论纯C代码在DSP平台上运行速度慢的原因。对关键代码全汇编优化以及优...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红,赵剑力,纪越峰,,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相关的多纤WDM网络阻塞率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把独立链路的各个波长的空闲状态处理为马尔可夫链,可以分析采用First-fit波长分配及固定路由算法的多纤波长...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红,赵剑力,纪越峰,,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针对波带交换网络优化问题中为得到最优解所需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多颗粒度光交叉连接网络及同目的地捆绑波带交换网络下的基于源表示法的整数线性规划(ILP)模型.研究采......
[期刊论文] 作者:李长红,田慧平,郑翠,纪越峰,,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2007
对含有非线性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带隙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外部入射光强调制下,非线性缺陷层折射率的改变会引起禁带内缺陷模的移动,而光子晶体禁带位置与宽度基本保持不变;若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兴通讯技术 年份:2007
第4期新型光交换与光联网技术专题策划人北京邮电大学纪越峰教授光通信技术为宽带信息网络奠定了先进、坚实的物理承载平台,超大容量的点到点光传输已取得巨大成功,而光交换与光联网技术中的许多问题却尚未解决,已成为目前制约光通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心,乔耀军,王宏祥,纪越峰,, 来源:电子学报 年份:2007
本文结合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和光突发交换(OBS)技术构建了基于固定发射调谐接收机制(FTTR)的面向业务的光波长可调谐环型传送网.并对采用令牌轮询协议(RR/TOKEN)的光波长可调谐OBS......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先庆,王宏祥,纪越峰,张晓光,,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为了实现对偏振模色散(PMD)效应所造成系统性能损伤的动态有效补偿,通过对PMD补偿方式的简要分析,给出了一种将电域特定频率分量功率作为控制信号的PMD光域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