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益军,,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0
【正】 去年底的一天,在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二楼,数百名读者正在争购女作家程乃珊新出的散文集《您好,帕克》。这天,程乃珊特别高兴地来到书店站柜台,为读者签名留念。面对蜂...
[期刊论文] 作者:顾传菁,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被称为“海派”的程乃珊,长期居住上海、后移居香港、是位颇具实力的女作家.她祖籍浙江桐乡,童年在香港度过,50年代中期返回大陆.1965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在中学教英语达10...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青,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8
程乃珊的小说,有一种特别醇厚的“味”、这是作者“留空白”的技巧所造成的。“味”是中国古典美学所倡导的高境界,是借助语言所获得的“超语言信息”,也是多种心理参数无序混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6
程乃珊既熟悉上海,又熟悉香港,而且具有职业作家的敏感,由她来写“沪港双城记”,自是再合适不过的。发在第8版上的《海派文化和香港的繁荣》一文,确实有独特的视角,读来引人...
[期刊论文] 作者:鲁峡,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程乃珊的作品,常冠以《蓝屋》《穷街》《丁香别墅》等篇名;作品中也好特别指明,人物住在“美乐村”,还是“西班牙式小楼”,以致人们戏称她为“从建筑公司出来的”,程乃珊如此重视住...
[期刊论文] 作者:毛时安,,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84
程乃珊在最近涌现出来的女作家群中,似乎显得不那么耀眼。但她的作品的那种淡淡的清辉,却另具一种情韵,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的心,引起了不少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读者的兴趣...
[期刊论文] 作者:戴翊,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1
【正】 《望尽天涯路》是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完成的、继《子夜》和《上海的早晨》之后,又一部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长篇力作。“望尽天涯路”,生动地揭示了处于帝国...
[期刊论文] 作者:牛玉秋,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5
【正】 程乃珊自发表《蓝屋》引起人们注意以后,又相继发表了《当一个婴儿诞生的时候》和《丁香别墅》两个中篇。这三部中篇小说场景不同,主题相近,比较集中地代表了程乃珊创...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亦代,,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7
当年,程乃珊开始走向缪斯圣殿,初露头角的时候.我是少数几个注意她的人之一.想不到表妹彭新瑛竟是她处女作的编辑。有位朋友曾经向我惊呼“又一个张爱玲”出现了,但当我仔细...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明旭,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0
如今末句被女作家程乃珊借来做了长篇处女作的标题,首句被她作了创作笔记的标题。细看小说与笔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0
在确定今年“众矢之的”的名单时,最初没有程乃珊。后来考虑到她原是一位上海作家,虽然这些年人在香港,但总有一段解不开的上海情缘;而上海的读者以至全国的读者也没有忘记她...
[期刊论文] 作者:曾镇南,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4
【正】 我读程乃珊的作品,是从《蓝屋》开始的。这是一部使人对作者不能不刮目相看的力作。把这部作品和王安忆的《流逝》放在一起,我看到了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上海...
[期刊论文] 作者:程乃珊, 来源:沪港经济 年份:1997
香港回归大典,众多传媒已作大量报道,本刊驻港特约记者程乃珊独辟蹊径,现场采撷了一组大典小景,回归花絮,尽管是大场面中的小镜头,但也能让人们从一个侧面领略这压史性的时刻...
[期刊论文] 作者:苏冰,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8
【正】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家成名,小说创作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式。读者的选择和作家的揣摩自然会使那些成名者形成较为固定的写作方式和大体相似的作品而貌。很难用一个简...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青,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6
【正】 早期的西方女权运动,以躁切的反抗性,提倡男女平等,这当然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却也产生了副作用。因为这是抹煞性别差异、强求一致的做法。这就导致女性被男性同化。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子云,, 来源:读书 年份:1984
乃珊: 首先第一句话是谢谢你。谢谢你的笔为我们提供了一组特殊的生活画面。你在那曾经豪华一时而今天却已显得斑驳的资产阶级厅堂上,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人们看到那些现在已...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8
这是程乃珊创作中篇小说《蓝屋》时得到的深切体To understand life and reflect lif...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刚,,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87
上影新片《女儿经》是根据程乃珊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作为影片的“经”特指“二度创作”。从《电影新作》发表的文学剧本始、至搬上银幕终,这本“经”念得确实妙。一是导...
[期刊论文] 作者:韩德民,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正】 以《蓝屋》蜚声文坛的程乃珊,最近又捧出了她力图冷静地剖视现实生活的新作——《风流人物》。 这故事,这人物,这脉动,和我们的周围前后上下左右是那样地逼近,那样地...
[期刊论文] 作者:韦伟,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1987
《女儿经》是一部根据女作家程乃珊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通过一位贤慧母亲为了三个宝贝女儿的婚姻大事百般操心,最后却事与愿违的Daughter of the Sutra is a movi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