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至德,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5
父亲寿彝离我们远去已是5年了,他的好学生、助手和同志马寿千又于春节前归真,离我们而去。我在外公出,意外接到中央民族大学李松茂先生打来的移动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芬,史培,张向军,杨英姿,张伟民,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奈曼旗乡是一个农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文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奈曼旗乡的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社会效...
[期刊论文] 作者:黄耿辛,, 来源:美术界 年份:2005
寿章,河北南和县人,生于1895年,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和王雪涛同时毕业于保定高等美术专科学校,三年同窗生活使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王雪涛以小写意花鸟的细致刻画和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巴志刚,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5
二十多年前,有人评价寿彝先生时称之为“少数民族史学家”。对此称谓实不敢苟同,它远远不足以概括先生其人。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特别是史学界对白先生的称谓越来越明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健彪,, 来源:回族文学 年份:2005
1999年9月5日,新华社的一篇新闻通稿被《人民日报》等国内众多新闻媒体同时隆重推出,这篇新闻的题目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江泽民致信寿彝祝贺(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林怡,卓希惠,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寿是林纾翻译法国小说名作的口授者.他不仅精通外语,而且工诗,有,存诗46首.今点录于次,以飨读者....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其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5
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寿彝先生辞世已有五年了。五年来 ,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仍时时出现在我们眼前 ,他的研究成果和许多卓越的见解更时时被人们谈起 ,仍然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董寿平,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5
寿平作品欣赏@董寿平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
[期刊论文] 作者:汪高鑫,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5
寿彝先生史学理论之最具特色之处,是强调中国史学的民族性。其主要内涵一是认为中国通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要正确地认识“中国”这个概念,要辩证地看待中...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公寿, 来源:中国花鸟画 年份:2005
胡公寿(1833-1886),名远,字公寿,号瘦鹤,以字行,又号横云山民,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侨居上海卖画为生。能诗书,善画花卉和山水,尤喜画梅。书法宗颜真卿。书法秀雅,以湿笔...
[期刊论文] 作者:郭小凌,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5
光阴荏苒,一代史学宗师寿彝先生辞世已经五年了。在先生忌辰之时,重读先生在病榻上口述的最后一篇文章《新世纪的展望》,不仅感慨万千。大史家与小史家的不同点之一是视域的差...
[期刊论文] 作者:吴怀祺,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5
史学史学科在历史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寿彝先生论述史学史学科时指出,史学史是较高层次的史学工作,对于整个史学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史学史学科,要努力总结中国史学遗...
[期刊论文] 作者:徐万,李寿彭,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5
寿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著述颇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非浅,现将其临床应用逍遥散的治案介绍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邱锋,,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5
寿彝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这些成就当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初,在云南大学开始讲授中国史学史以来,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史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汪高鑫,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5
汉代史学思想在中国史学与史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寿彝在汉代史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他认为,汉代史学思想史的发展走向,是从西汉正统与异端的对垒...
[期刊论文] 作者:李隆汉, 来源:长寿 年份:2005
寿者,久也。”这是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寿字本义的诠释。“寿”,其涵义是指人寿长,物久存,道恒在,故而人寿、物寿、道寿,并称三寿。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个“寿”字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文玖,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5
梁启超、寿彝分别是该学科建立时期和比较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本文梳理了在中国史学史学科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增寿,,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5
在已有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左传》“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作出了新的解释。...
[期刊论文] 作者:施丁,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师从先生学习中国史学史,后来又因科研与撰述的关系,无数次面聆先生的教导,半个世纪中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温心解渴,始终受益。...
[期刊论文] 作者:安仲印 张自考,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5
笔者收藏一套八条幅印谱,名为《百寿图》(图1)。条幅长144厘米,宽39厘米,用料为同泰造加重玉版宣纸。所谓《百寿图》,即集百枚图章钤印而成。...每印一句话,每句话2至16字,各含一寿字,每句话分别出典于“五经四书”、“二十四史”,历代经典名著,名人诗词赋文。百个寿字百种篆法,每条幅两竖行,每行七方印,每印下有黑色正楷释文和出处。...《百寿图》图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