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97
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和水土保持专家甘枝茂教授甘枝茂教授,男,生于1938年,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地理系和...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2
甘枝茂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和土壤侵蚀学专家。 1938年 4月出生于陕西华县 ,196 1年 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后留校任教至今。 196 5年、1978年先后在黄河水利委...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2
编者按:甘枝茂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和土壤侵蚀学专家.1938年4月出生于陕西华县,196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教至今.1965年、1978年先后在黄河水利委员...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1993
我国的黄土高原,作为区域地貌单元,其范围大体为:东起太行山、五台山西麓,西至乌鞘岭和日月山东侧,南到秦岭北麓,北抵长城沿线附近,面积约41.56万km~2。这里黄土分布广...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1988
陕晋蒙三角地区,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上升较强的新构造运动,特别是人为破坏植被、乱垦滥牧,是加速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本区侵蚀方式复杂多样,...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80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在黄土地表形态上进行的,它不仅塑造地表形态,同时也受到黄土地貌形态特征的影响。探讨黄土地貌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水土流失的某些...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人文地理 年份:1994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区,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93
城郊型水土保持,是指从县级及其以上城镇郊区(包括工矿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文化生活、经济发展对某些物质、精神的需求出发,所进行的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年份:1998
该文在阐述城市土壤侵蚀与城市型水土保持概念,论述城市土壤侵蚀不容忽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土壤侵蚀的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城市型水土保持的措施体系与配置模式,并指出了开展城市......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0
文章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长期性、分析了保证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及开发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大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82
本文所述的陕北黄土高原主要是指除去长城沿线以北风沙区以外的榆林、延安两地区。面积约66398平方公里。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在黄河陕县站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中51.8%来自黄...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82
我国在世界上是黄土最典型、分布面积较大的国家,约有44万平方公里(不包括经过扰动、改造的次生黄土状土)。这些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南部,特别在黄河中游的陕北...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1979
一、遥感技术的特点现代遥感主要是指电磁波遥感,即不直接与物体接触,而是运用现代化的运载工具和仪器,从高空或远处,通过接收、记录物体电磁波特征,对物体性质进行调查或测...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1980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有名的黄土分布区。在这里形成了驰名世界的、特殊的黄土地貌景观。一、主要的黄土地貌黄土地貌概括分为沟间地地貌、沟谷地貌、以及边坡重力地貌和黄土潜蚀、溶蚀地貌。所谓黄土梁峁沟壑地貌、梁塬沟壑地貌,主要是由这些基本形态类型的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1979
黄土是由黄灰色或棕黄色的尘土和粉砂细粒组成,质地均一,性疏松,无层理,具多孔隙和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是富含碳酸盐的第四纪大陆沉物。凡是不具有上述全部特征,夹有其它杂质,由各种成因生成的类似黄土的沉积积物,我们称它为黄土状岩石。在世界大陆上,黄土和黄......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1980
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很多,地貌类型差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在陕北洛河上游的吴旗、志丹,及洛河中游的洛川、富县两地区,它们的土质、植被覆盖度相类似;多年平均降雨量洛川、富县为500毫米左右,吴旗、志丹为450毫米左右,这两地区的降水特征也基本相同......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孙虎,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现状,分析了城市化对侵蚀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城市基本建设使松散堆积物大量增加;各种工业用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虎,甘枝茂,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1998
黄土高原地区人为弃土堆积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般都会形成较陡的松散堆积泻溜坡面。在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条件下,人为弃土坡可发生强烈的侵蚀,侵蚀产沙量是裸露自然荒坡的10.8~12.2......
[期刊论文] 作者:甘枝茂,孙虎,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97
该文在阐述城市土壤侵蚀,城市型水土保持等有关概念及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势在必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城市土壤侵蚀具有人为影响的主导性,侵蚀强度的隐蔽性,侵蚀方式的复杂性,侵蚀......
[期刊论文] 作者:孙虎,甘枝茂, 来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1998
根据距离反比模型,对山西省20个城市周边地区侵蚀景观因子面积分布系数和空间分布变差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城市周边地区,各侵蚀景观因子都有一种类型(或级别),其面积分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