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守和,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1994
论社会主体与群体主体──兼与王南湜同志商榷刘守和主体是以一定的客观存在为对象,主动发动并正在对客观对象进行认识和实践者。主体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即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1999
【正】王南湜,1953牟生,陕西凤翔人。1989年于南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人类活动论导引》(1993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1995
历史合力论新探王南湜“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晚年所特别注重阐发的思想,它对于深入理解作为历史的辩证决定论的唯物史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却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日常生活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化图景─—评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王南湜自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现代化之成败对于每一个民族或国家便成为性命攸关的头等大事。面对率先...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95
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疏离王南湜当今中国的国民面临着一种道德抉择上的巨大困惑: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现代化所必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6
认识论的文化视野──评郭天海《文化认识论引论》王南湜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认识论是近代哲学关注的中心。认识论成立的前提在于主客体的分别,在于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论价值是人类存在规律的实现王南湜南开大学哲学系国内哲学界从八十年代初展开关于价值问题的讨论以来,所遵循的方法论模式,如人们所指出的,基本上是一种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即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中规定价值的本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求索 年份:1995
论转型社会的道德价值疏离化趋势王南湜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国人面临着一种道德抉择上的巨大困惑: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现代化之必然要求;另方面,市场经济的实现所带来的某些与传统道德价值相悖的市场行为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6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王南湜当代中国文化重建之路(笔谈)以现代新儒学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所孜孜以求的是要证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有生命力,乃至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0
记者 :我注意到您在近来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会议上的发言中 ,都强调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回归或重建人类学思维范式。人类学思维范式是您的一个新的提法 ,请解释一...
[期刊论文] 作者:琰,,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 年份:1996
在市场经济所必然造成的实用性文化与理想性文化两个层面分离条件下,由于两个层面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经济、政治活动的关系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实用性传统文化由于密...
[期刊论文] 作者:徐长福,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1995
这是我拜读王南湜博士新著《人类活动论导引》...
[期刊论文] 作者:丛大川,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0
近年来随着主体性在哲学研究领域的突显 ,交往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期将在“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之“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专栏中发表王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1999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趋向全球化,因此导致实用性层面的文化亦全球化了.但民族文化不会消亡,其中理想性文化由于它的超越性,会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因...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0
如果我们把哲学划分为包括实体性哲学和主体性哲学两种范式的理论哲学理路 ,以及包括古代和现代两种范式的实践哲学理路 ,那么 ,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是一种对于作为理论哲...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9
根据对于理性之根源的设定 ,可以把全部哲学思维划分为三种范式 :世界论范式、意识论范式和人类学范式。前两种范式是人类学范式的抽象 ,而人类学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的真理。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南湜,,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7
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与道德状况的不如人意这一反差使得当今道德建设问题已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现今道德状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