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朋,,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年份:200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发生于脊柱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多发生在年龄10岁以上至发育成熟前.一般认为,对Cobb角>50°...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朋,,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年份:2007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由于柔韧性差,躯干往往明显失平衡,患者的心肺功能也常常受到影响,甚至还存在神经功能缺陷.既往的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或前、后路器械矫形固定等...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乃国,费琦,王以朋,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费琦,王以朋,邱贵兴,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2007
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它是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所致畸形的一种.国外文献报道[1]脊柱侧凸在成骨不全中的发生率在39%~80%.本文回顾近年对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和病因学研究进展,重点对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的治疗进展等相......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乃国,费琦,王以朋(综述),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07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被认为是新生的侧凸,主要位于胸腰段或腰段,常因疼痛(背痛或根性疼痛)或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就诊,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疼痛、防止侧凸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乃国,费琦,王以朋,邱贵兴,,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年份:2007
成人脊柱侧凸可分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Ⅰ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Ⅱ型)和继发性脊柱侧凸(Ⅲ型)[1、2].退变性脊柱侧凸在成年后才出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被认为是“新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栋,邱贵兴,王以朋,仉建国,沈建雄,吴志宏,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探讨单纯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Ⅰ b、Ⅰ c型)前路矫形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前路矫形融合术的单纯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测量冠装面Cobb角、侧凸矫形率、融合节段数、椎间角等参......
[期刊论文] 作者:费琦,王以朋,邱贵兴,赵宇,尹若峰,王乃国,周熹,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07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支点弯曲(fulcrum)像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柔韧性和预测手术矫形效果的价值。[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2003年10月~2006年8月的AIS患者64例,病...
[期刊论文] 作者:邱贵兴,王以朋,于斌,仉建国,沈建雄,翁习生 ,李其一 ,杨, 来源: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年份:2007
目的 分析含有上胸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效果。方法 含有上胸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其中双胸弯(PUMC Ⅱa 11例,Ⅲb2例),分为手术融合范围含上胸弯组(A组,18例),未含......
[期刊论文] 作者:邱贵兴,王以朋,费琦,沈建雄,仉建国,赵宏,赵宇,赵栋,李佳忆,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比较前后两种入路及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胸腰段/腰段侧凸(PUMC Ⅰ b/Ⅰ c/Ⅱd1型)患者28例,分为两组.A组16例,平均14.88岁,行前路短节段矫形融合术;B组12例,平均15.50岁,行后路、椎弓根系统矫形融合术.两组......
[期刊论文] 作者:邱贵兴,李其一,王以朋,仉建国,于斌,王亭,余可谊,钱军,赵宇,李佳忆,沈健雄,翁习生,杨新宇,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 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Lenke分型系统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PUMC)分型系统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其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和同一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方法 5名脊柱外科医师对62例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术前X线片独自进行测量,使用Lenke分型和P......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