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胡久常,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海南有个火山口,那是一座死火山",这是人们对海南火山的普遍认识.然而,海南并非一座火山,也并非所有的火山都是死火山.事实上,海南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最强烈、最...
[会议论文] 作者:沈敢富,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始自上世纪后半叶,若干罕见的高氟含矿岩浆的次火山火山产物被陆续发现[1-29].同时,为检验其是否为火成成因的有关假说,进行了与之相关的成岩、成矿实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30-37].如果说,之前,高氟含矿岩石的成岩...、成矿机制,是单一蚀变说的一统天下的话,那末,这些高氟含矿岩浆的次火山火山产物的认定,就向传统的单一蚀变说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拙文试图回顾高氟含矿岩浆次火山火山产物的发现历程,概...
[会议论文] 作者:汪一鹏;,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火山是地球上十分令人震撼和壮观的自然现象,又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观察和记录.火山也是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一种显示,是人们...
[会议论文] 作者:金东淳,崔天日,王万富,安在律,金於今,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经过大量的火山地质考查研究,许多学者认为长白山火山近五千年来有过1~2次大规模的喷发活动.刘若新组织进行的天池火山区岩浆囊大地电磁探测结果表明,天池底部深度12-40km...
[会议论文] 作者:施行觉[1]胡亚轩[2],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火山活动归结为浅层地下高温岩浆的演化和运移.火山活动伴随着火山物质的迁移,引起地表形变和重力的变化.大地测量的精密水准和精密重力测量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前兆监测手...
[会议论文] 作者:张焘,白志达,徐德斌,赵波,卜景,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金龙顶子火山是龙岗火山群中一座近代有过活动的火山,主要由降落火山渣组成,锥体直接上叠在太古宙变质岩之上,晚期溅落锥叠加其上,锥体陡峻,主要由焊结集块(角砾)岩组成.熔岩流的构造类型早期为结壳熔岩,晚期为渣状熔岩...
[期刊论文] 作者:田捷砚, 来源: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2005
打鹰山火山位于腾冲县城北10公里处,是腾冲火山群“火山之冠”,也是腾冲火山区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高风险火山之一。腾冲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
[会议论文] 作者:崔天日,金东淳,金於今,安在律,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新生代以来,长白山天池火山多次喷发,并伴随着多次火山泥石流.本文是在野外调查资料基础上,阐述了图们江流域火山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地层层序、沉积环境等,为图们江流域...
[会议论文] 作者:刘祥;,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中国东北有第四纪火山500多座.这些火山绝大多数由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pyroclasticdeposits)组成.据笔者研究,东北地区的火山碎屑物成因类型相当齐全、典型和复杂.当今世...
[会议论文] 作者:刘国明;,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长白山地处我国东北的东部和朝鲜北部,是东亚大陆上最大的新生代火山活动区.它以天池为中心向四周绵延,沿北东方向形成上千公里的庞大火山系统.以天池为特色而命名的长白...
[会议论文] 作者:徐志刚[1]孙善平[2]朱明玉[3]董建华[3],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强烈的火山-深成岩浆活动及其伴随之成矿作用,是中国东部地壳和岩石圈进入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阶段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火山作用而言,它形成了东亚巨型火山岩带...
[会议论文] 作者:徐志刚,孙善平,朱明玉,董建华,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强烈的火山-深成岩浆活动及其伴随之成矿作用,是中国东部地壳和岩石圈进入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阶段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火山作用而言,它形成了东亚巨型火山岩带...
[会议论文] 作者:王锡魁;,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松江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火山锥西坡,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在抚松县城附近汇入松花江的主要支流头道松花江.研究区位于长白山天池火山的西坡,距天池火山锥体约50km.该...
[会议论文] 作者:尹克坚[1]龙安明[1]樊祺诚[2]孙谦[2],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从2003年起,广西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开展了涠洲岛火山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涠洲岛火山分早晚两期,晚期的喷发活动发生在约3万年前;岩浆直接来自地幔深处...
[会议论文] 作者:施行觉,胡亚轩,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火山活动归结为浅层地下高温岩浆的演化和运移.火山活动伴随着火山物质的迁移,引起地表形变和重力的变化.大地测量的精密水准和精密重力测量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前兆监测手段.自Mogi模型提出后,用点压力源代表隐伏的岩浆源或浅的小侵入体的概念己被广泛应用...,尽管Mogi的点源模型比较简单,但它却相当有效.在多处火山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有多个应力源存在,也可利用多源模型分析地面变形较复杂的地区.已有作者认...
[会议论文] 作者:吴建平;明跃红;苏伟;,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1985年以来,流动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表明,2002年6月之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震的发生频次一直较低,但之后,火山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加(吴建平等,2004),最大震...
[会议论文] 作者:尹克坚,龙安明,樊祺诚,孙谦,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从2003年起,广西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开展了涠洲岛火山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涠洲岛火山分早晚两期,晚期的喷发活动发生在约3万年前;岩浆直接来自地幔深处,喷发环境为滨海环境;岛上发育有一定数量的高角度正断层和指示最大压应力方向为垂直向的节理...,这些断裂和节理发育在晚期火山物质中.以上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震地质意义....
[会议论文] 作者:温岩,刘国明,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吉林省地震局自1999年建立长白山火山监测站以来,开始在长白山火山地区开展数字化地震监测.近年来又开展了季节性流动观测,包括1个固定台站和5个季节性流动点,观测到了一批长白山火山数字化地震资料.随着数字化地震资料分析研究的深入开展...,国内外许多地震科技工作者利用数字化记录,研究了火山地震的地震学、动力学特征.在火山地震精确定位,火山区的应力场变化,数字资料的波谱分析,波速比及尾波特征等方面,取得了较...
[会议论文] 作者:程志平;刘家远;,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新疆北部与金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为晚古生代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所形成的陆相火山岩;其中又以早石炭世与早二叠世陆相火山岩最为重要.它们属鸟弧-活动大陆边缘型挤压造山环...
[会议论文] 作者:李克,郑传芳,刘俊清,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长白山地处中国东北的东部和朝鲜北部,主峰白头山海拔2691米,为东北最高峰.位下主峰之颠的天池及其附近的十几个火山群,构成了规模庞大火山系统,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