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潘竟虎,,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11
当前,世界和中国都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地域上首先表现为景观格局的演变,城市景观的空间配置及其时间演变是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在人工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尹君,,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1
基于2009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城乡统筹发展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了各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与规...
[期刊论文] 作者:尹君, 潘竟虎,,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城市与腹地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腹地理论自19世纪末提出以来,一直是区域经济学与城市地理学等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城市腹地研究的演...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胡羚, 来源:西北人口 年份:2011
耕地警戒值是影响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和国民建立耕地安全意识、参与性保护耕地的重要指标。以甘肃省87个县区为基本单元,计算了人均耕地警戒值、耕地压力...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石培基,,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11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析框架,利用甘肃省2007年87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对其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概括性因子分析,随...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尹君,, 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年份:2011
利用TM遥感影像和地表热量平衡模型估算平凉市崆峒区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的蒸散发量,并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行检验,分析了该区域蒸散发的分布规律,研究了蒸散发量与土地利用、地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当日蒸散发量介于0.46~7.85 mm之间,平均......
[会议论文] 作者:潘竟虎,尹君, 来源: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韩文超,,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1
以兰州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1978、1993、2001和2010年的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NDBI-SAVI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利用热红外波段的单窗算法反演城市地表温度。结合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和地表温度分级,定量研究城镇用地扩张对城市热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郑凤娟,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绩效及其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甘肃省...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李宝娟,,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11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城市热环境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刘扬, 石培基,, 来源:土壤 年份:2011
以乡镇为研究单元,从土地利用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土地利用现状和效益等5个方面,建立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水市土地利用程度进...
[会议论文] 作者: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甘州区深居内陆,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靳学涛, 韩文超,,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宫继萍, 石培基, 潘竟虎,,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1
以兰州市市区土地利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所处发展阶段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 R模型对该区1997—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经...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郑凤娟, 杨东,,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1997年-2006年间土地...
[期刊论文] 作者:宫继萍,潘竟虎,石培基,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11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2000-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生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春雨,潘竟虎,贺国亮,,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运用主成分法得到甘肃省各城市的中心性指数,并用聚类法划分3个年份的甘肃省城市等级,接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来计算甘肃省主要城市的规模值.在此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将甘肃省划分为2 km×2 km的格网,利用场强模型对甘肃省16个城市腹地进行划分,......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杨旺明,刘莹,,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选择干旱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S和GIS技术,对1985,1995,2000和2007年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景观类型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区域生态功能流的影响;以累积耗费距离面、生态源地、耗费路径为依据,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
[期刊论文] 作者: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吕立刚,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11
在分析天水市1996-2005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15 a天水市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96...
[期刊论文] 作者: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吕立刚,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11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利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社会经济之间的动态耦合规律,并以甘州区18个乡镇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