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1届年会于2005年8月26日至30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召开.会议注册代表人数42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刘光鼎、刘振兴、王水、陈颥、滕吉文、朱日祥、...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1届年会于2005年8月26日至30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召开.会议注册代表人数42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刘光鼎、刘振兴、王水、陈、滕吉文、朱日祥...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份:2006
地球物理学是20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涉及面极为广泛的一门边缘学科,百余年来它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世纪对地球物理学来说是机遇,也更是...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石油物探 年份:2006
地球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科学,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和实验仪器、设备是地球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前哨”。为此,对中国的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06
在20世纪的百年中,地球物理学在经历了以活动论为内涵的板块构造和行星际探测双重革命的重大发展时期以后,当今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从全球地球科学发展趋势来看,地球物理学...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必须有大量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当今国内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本文从这一前提和解决的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6
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研究是深化认识高原本体和东亚壳、幔结构、隆升机制和大陆动力学响应的基础,故为中、外地球科学家们所瞩目。主要讨论以下3个方面问题,即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当今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当前地球物理学要做些什么。研究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06
我国多年来在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促进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然而在这21世纪之际,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对岩石圏物理学是挑战,也是机遇.为此,必须厘定其今后的发展导向,并凝炼出前瞻性、并具有带动性的创新性核心科学问......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份:2006
地球深部壳幔边界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别是岩石圈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由于它是地壳与上地幔的分界,而且它与深部物质的分异、调整及其深、浅物质的运移和耦合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地震宽角反射和近垂直......
[会议论文] 作者:滕吉文;,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06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东北亚矿产资源响应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矿产资源是人类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一重要领域都无一例外的要依靠矿产资源的供给和消耗.当今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
[期刊论文] 作者:熊熊,王继业,滕吉文,,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06
阿尔金断裂是亚洲大陆最大、也是最活跃的走滑断层之一。一般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间的汇聚通过地壳增厚与沿阿尔金等主要深大断裂的侧向滑移2种机制被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地...
[会议论文] 作者:张雪梅,孙若昧,滕吉文,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年份:2006
本文对中国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面波层析成像进行了研究。文章收集了1987~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152个震级大于5.0的天然地震,对这些记录用频时分析技术提取瑞利波群速度频散,并进行筛选,簇平均处理,得到了周期在8~150 s之间的较高质量的面波频散曲线。采......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闫雅芬,王光杰,熊熊,,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地质学家基于岩石年代学、峰期变质的压力差和阿尔卑斯变质沉积岩中柯石英的发现,推断在大别造山带地区发现的柯石英和榴辉岩乃是地幔深处120km左右折返至地壳浅部的结果.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高建荣,滕吉文,李明,张云绵,,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2006
AVO流体反演技术能够定量地确定储集层合各种流体的可能性。首先利用测井曲线建立Monte-Carlo随机正演模型,然后通过Blot-Gassman流体替换理论获得模型中流体分别为油、气、水...
[会议论文] 作者:张雪梅[1]孙若昧[1]滕吉文[2],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年份:2006
本文对中国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面波层析成像进行了研究。文章收集了1987~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152个震级大于5.0的天然地震,对这些记录用频时分析技术提取瑞利波...
[会议论文] 作者:刘财;滕吉文;杨宝俊;韩立国;,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06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东北亚矿产资源响应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与腾飞的前夜,然而重要矿产资源却十分短缺.近年来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方针,以促进迅速建立起我国东部重要金属矿产资源的战略后备基地已迫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祖斌,滕吉文,林君,张林行,,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介绍了一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数字地震记录仪,系统采用双CPU结构、GPS授时同步与高精度恒温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新型24位A/D、完全超大容量电子固态存储以及内建自测试(BIST......
[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王谦身,王光杰,徐亚,张雪梅,,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
[期刊论文] 作者:石双虎,何樵登,滕吉文,高建荣,湛邵斌,苏茂鑫,,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6
通过寻找井旁地震数据与测井曲线的关系,将这一关系应用到远离井的区域(只有地质数据,但无测井)来预测测井的有关特性,其方法有单属性分析和多属性分析。本文通过实例描述了多属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