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文帛, 来源:成都文物 年份:2006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因日月都是九数,故名重九;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九是阳数,故又名重阳。古代到这天,人们携带馥香的茱萸登高望远,饮酒赏菊。唐人杜甫有诗云:“旧日重阳日,停杯不放杯...
[期刊论文] 作者:朱受群, 来源:老友 年份:2006
在我国的民俗中,重阳是汉民族的一个传统佳节。   重阳一词来自《易经》。《易经》把一、三、五、七、九单数称为阳,而九是阳的极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逢九,两阳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时,重阳节又称为“秋节”。唐李绅《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诗》中有“菊迎秋节西风急”句,宋王安石《奉和九日辛临渭序登高应制得技字诗》中明言“重九开秋节”。...自汉代以来,我国的重阳节逐渐盛行,至今仍为民间所重视。   ...
[期刊论文] 作者:邱云,,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秋风渐紧,黄菊迎霜,转眼又是重阳重阳节,因在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至于为何叫重阳呢?曹丕在《九日致钟繇书》中有过确切的解释:...
[期刊论文] 作者:申生,,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6
首先,感谢海内外收藏家们对克画作及各类美术作品的关注与厚爱,在此, 我代表克本人向你们致意,感谢你们。 因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在现阶段,发现坊间、拍卖场已出现经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旭,, 来源:陕西林业 年份:2006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大都对“活死人墓”和王重阳耳熟能详,历史中的人事离我们很遥远,但王重阳的遗迹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它就是户县祖庵镇的重阳宫,王重阳修行于此,归葬于此,因此也成...
[学位论文] 作者:王相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6
唐代重阳诗是民俗与文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展现了唐人独特的精神风貌。本文力求从较广的视角,对重阳诗中反映出的重阳节习俗的文化意义、深层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汝才, 来源:新天地 年份:2006
重阳之际,笔者追忆于去年9月参加的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举行的外交部“欢度重阳”联欢会的情景,感触颇多,挥笔写下一篇非诗非词非曲的杂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农家之友 年份:2006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期刊论文] 作者:邢湘臣,,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06
饣禀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过去曾见一报道:插茱萸为重阳习俗,始于黄巢。其文云:茱萸在北方俗称为艾。相传黄巢起义时遇到避乱的一个老人,老人独携两个男孩,其大者为兄嫂之子,...
[期刊论文] 作者:新民, 来源:城市管理 年份:2006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由于重阳节时正值秋高气爽,因而庆...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重阳节这一传统民俗的研究,阐述了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发展成熟过程以及重阳节拥有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劳 灵,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6
中秋月饼还在齿颊留香,重阳登高的步履声已越来越近,仿佛有人吟唱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它引领我进入重阳佳境,让我领略闺中檀香从炉中袅袅升腾,那幽香与菊香、酒香交融,那醉人的秋意把佳人带入与郎君相逢的梦中。让我痴迷向往的重阳,我也要庆祝一番。  始于战国时代的重阳节,经两千多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华,,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 年份:2006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处处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人这天要身佩茱萸(药用植物),将收获的新粮制成糗粉餐,带在身边到郊外登高一望,领略秋高气爽的自然景色。因用...
[期刊论文] 作者:娟子,, 来源:中学生英语 年份:2006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Chongyang Festival is a day especially for the elder....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英,,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重阳节的别称在古老文化的积淀下呈现多元化趋势,它直观地表现了民俗。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历代文人的咏唱丰富了重阳民俗的内涵。重阳民俗的具体记事杂录,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乙常青,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生版(学语文) 年份:2006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认为“九是爻中的阳爻”。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称“重九”。此节重要习俗是登高(登山)赏菊、饮菊花酒、赋诗。历代文人墨客为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张雯,,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6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了庆祝我们老年人自己的节日,我和老伴做了几道菜,与几位老友共度佳节。这几道菜款款不离菊花。菊花自古药食兼用,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
[期刊论文] 作者:冉然,, 来源:江淮 年份:2006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易经》中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重阳故得名于此。三国时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期刊论文] 作者:乃 托,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6
杜甫诗“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楼。”苏轼诗“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曰重九;九为阳数,又曰重阳。  ...辞书曾将“重阳(重九)”译为the 9th day of 9th moon。也有直接用汉语拼音Chong yang(Chongjiu)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成乃平,, 来源:安徽林业 年份:2006
重阳木,为大戟科重阳木属落叶乔木,生长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城镇绿化多见孤植大树或小片成群栽植.重阳木深根性,抗风力极强,又是生长快的阳性树种之一,有些地方用以作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