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钟华,曾晖,李朝苏,汤永禄,,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14
简阳市是四川小麦生产大县,常年播种面积约60万亩,以旱地套作小麦为主。由于缺乏适宜机具,小麦生产各环节主要依靠人力完成,播种方式以"稀大窝"和"砍沟条播"为主,种子聚...
[会议论文] 作者:吴晓丽;汤永禄;李朝苏;吴春;, 来源: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湿害是许多国家小麦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世界上每年约15%~20%的小麦产区受到渍害影响,尤其在稻麦轮作的国家和区域,如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中国等.在我国西南冬麦区,稻茬小......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朝苏,汤永禄,吴春,吴晓丽,黄钢,,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4
2010~2012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了施氮量对机播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试验设置0、105、150、195kg/hm2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有利于稻茬麦分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朝苏, 汤永禄, 吴春, 吴晓丽, 黄钢,,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14
2009-2011年,在成都平原稻茬麦区开展了稻草还田方式及还田量对机播小麦立苗质量和产量建成的影响研究。试验设置两种稻草还田方式即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丽,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黄钢,马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4
四川盆地小麦灌浆期长,粒重优势明显,但易受环境影响。2010—2011和2011—2012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选用10个品种在3个地点进行灌浆特性研究,以揭示该区域小麦灌浆参数的基因型差......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李朝苏,吴春,吴晓丽,黄钢,何刚,,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4
选择3个典型超高产品种和7个一般高产品种(对照)在4个环境(年份×地点)下考察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转运特点,以揭示四川盆地高温、高湿、弱光照生态条件下超高...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会廷,李俊,杨武云,汤永禄,李朝苏,,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14
小麦是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900万亩左右,总产550万吨。四川小麦生育期温度较高,利于病虫繁衍,因病虫危害损失较大。随着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吴晓丽,吴元奇,李朝苏,吴春,郭大明,,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四川盆地小麦的粒重优势明显,但其稳定性受生育后期不利环境的影响较大,研究籽粒灌浆参数的稳定性对于提高粒重和产量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以10个粒重、熟期和株叶型差异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唐卷,汤永禄,李朝苏,陈芋文,陆见光,向林泓,,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14
粒重作为禾谷类作物关键产量因子之一,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量在年际或环境间的稳定性.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OLSR)和分位数回归法(QR)分析了小麦千粒重......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会廷,李俊,汤永禄,杨武云,吴春,李朝苏,, 来源:农学学报 年份:2014
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蚜虫的优势种群,为提高对其防治效果,选择2种常用的化学农药(氰戊-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吡虫啉)和2种植物源农药(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分别在室内和田间......
[会议论文] 作者:李朝苏,汤永禄,吴春,吴晓丽,黄钢,何刚,郭大明, 来源: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但适宜的施氮量因品种类型及生产生态条件不同而异.本研究选择近年通过国家审定、并在长江上游区域有着广泛应用的两个典型新品种川麦104(CM104)和内麦836 (NM836),研究施氮量对其物质生产和灌浆特性的影响,以明确西南地区高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刚,樊高琼,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陈溢,黄伟仁,,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14
为研究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前期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进而探讨耕作措施对减缓该区域季节性干旱对小麦前期生长负面影响的作用,本试验实施了以免耕、旋耕和翻耕3种耕作方式为主区,以秸秆覆盖和不覆盖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显著促进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李朝苏,吴晓丽,吴春,杨武云,黄钢,马孝玲,,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目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和高产潜力,研究SHW衍生品种的物质积累与分配、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为区域小麦遗传改良和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刚,樊高琼,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陈溢,郭翔,马宏亮,,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14
为探索提高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的农艺措施,分别在免耕、旋耕和翻耕条件下,设置秸秆覆盖和不覆盖,研究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播种质量、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梁淑敏,谢瑞芝,汤永禄,李朝苏,王欣,何晓莹,李少昆,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14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蓄水抗蚀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麦稻双旋+稻麦秸秆不还田(非保护性耕作对照,CK),麦稻双免+稻麦秸秆还田(WRNT),麦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俊,万洪深,杨武云,王琴,朱欣果,胡晓蓉,魏会廷,汤永禄,,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目的】解析突破性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的遗传构成,探讨双亲川麦42和川农16对其高产特性的贡献。【方法】利用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上的176个SSR和683个DArT标记对川麦104...
[会议论文] 作者:李朝苏[1]汤永禄[1]吴春[1]吴晓丽[1]黄钢[1]何刚[2]郭大明[2], 来源: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但适宜的施氮量因品种类型及生产生态条件不同而异.本研究选择近年通过国家审定、并在长江上游区域有着广泛应用的两个典型新品种川麦104(...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俊,万洪深,杨武云,王琴,朱欣果,胡晓蓉,魏会廷,汤永禄,李朝苏,彭正松,周永红,,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目的】解析突破性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的遗传构成,探讨双亲川麦42和川农16对其高产特性的贡献。【方法】利用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上的176个SSR和683个DArT标记对川麦10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