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08
四川省2007年小麦秋(冬)播面积为21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比2006年略有增加。由于优良品种比例上升,覆盖面扩大。播期比较适宜,投入有所增加,冬季土壤墒情较好等诸多因素,前期......
[期刊论文] 作者:黄钢,王玲,李颖,汤永禄,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8
种子产业是农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我国种子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主体性、风险性和紧迫性等方面。当前我国种子产业处入全面转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杨武云,田纪春,李俊,陈放,,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小麦中6+8、1.5+10HMW-GS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选用一份含6+8和1.5+10HMW-GS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CD780,与栽培品种川育12-1(CY12-1)(亚基组...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李朝苏,蒋梁材,吴春,林世友,,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8
2006~2007年,在广汉市开展油菜不同种植方式及免耕直播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与育苗移栽相比,免耕直播油菜生育期缩短,个体经济性状下降,群体质量提高,产量和效益增加。②播种期......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杨武云,吴元奇,曾云超,李朝苏,邹裕春,陈放,,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8
通过硬粒小麦(2n=4x=28,AB基因组)与节节麦(2n=2x=14,D基因组)杂交而成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成为拓展小麦遗传基础和利用野生资源重要基因改良栽培小麦的重要桥梁和手段。利用......
[会议论文] 作者:蒲晓斌,张锦芳,李浩杰,夏清,张德发,汤永禄,蒋梁材,刘勇,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年份:2008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油菜科研主要进展情况,包括:品种选育研究、育种亲本研制、制种技术、生物技术、栽培技术研究、病害研究及油菜品质测试七个方面的内容。...
[会议论文] 作者:李朝苏,朱华忠,李生荣,郑传刚,余秀芳,杨武云,汤永禄, 来源: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选择6个主栽品种和1个省外引进的强筋品种,在四川省内5个生态点开展小麦品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间差异显著,但差异大小因品质参数不同而异.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降落值等参数和面包评分的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达14.6%~51.4%,其他品质参数和面......
[会议论文] 作者:蒲晓斌,蒋梁材,张锦芳,李浩杰,刘勇,夏清,张德发,汤永禄,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年份:2008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油菜科研主要进展情况,包括:品种选育研究、育种亲本研制、制种技术、生物技术、栽培技术研究、病害研究及油菜品质测试七个方面的内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