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杨光立,,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目的】分析不同坡地类型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利用与作物周年生产力的差异,探索适宜南方丘陵旱地最佳效果的种植模式。【方法】在上坡地设春玉米-饲草(SPD1)、红薯-...
[会议论文] 作者:陈中督,薛建福,张海林,王猛,陈阜,汤文光, 来源: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陈中督,薛建福,张海林,王猛,汤文光,陈阜, 来源: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研究背景]土壤结构是调控土壤物理、生物过程和土壤有机质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是土壤重要的地球化学性质之一,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库的数量,土壤有机质是对土壤结构起重要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陈恺林,刘洋,杨光立,汤文光,胡杨,张玉烛,,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4
本研究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kg·hm^-2(节氮)、N2:135kg·hm^-2(节氮)、N3:165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M2:31.5万穴......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孙继民,汤文光,汪柯,李微艳,杨光立,,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4
研究双季稻收获后填闲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在其生长季节内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特征,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作物生产及合理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采...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4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了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与......
[会议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逄焕成,李玉义,于天一,聂泽民, 来源: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杨光立, 来源: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稻谷总产量近2亿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稻栽培方式由单一的传统手栽发展为手栽、抛秧、直播和机插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新局面.大多学者主要是在一季稻种植制度条件下,开展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周学其,张玉烛,,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4
以一等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不同的氮肥水平,研究节氮条件下晚稻倒伏对拟环纹豹蛛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晚稻的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生育...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4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了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陈丽妮,张玉烛,,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4
为了探明增苗节氮技术高产群体的适宜群体指标,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 kg/hm2(节氮)、N2:135 kg/hm2(节氮)、N3:165 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
[期刊论文] 作者:陈恺林,刘功朋,张玉烛,刘洋,李超,杨光立,汤文光,肖小平,,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4
以缓释肥、有机肥为试验对象,常规肥和无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中氮磷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相比,缓释肥处理的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