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利峰,毕华兴,,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6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美国Micro Images公司开发的TNTmips6.9上,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1/10000地形图为原始数据,经一系列处理得到该小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使用自行开发的基于单一流向算法和多流向算法的地形指数计算程序,以生成的DEM为源数据,计算出蔡家......
[期刊论文] 作者:武思宏,毕华兴,朱清科,张晓明,,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06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采用盆栽试验分别测算了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刺槐、杏树和梨树在其生长季(4~10月)成熟单株树术的耗水量,并根据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标......
[期刊论文] 作者:李笑吟,毕华兴,张志,张建军,林靓靓,,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6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土壤水分有效性分级为基础,通过对291个土壤水分监测点在旱季的土壤水分监测(TDR土壤水分测定法),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以普通克里格法和指示克立格法为基......
[期刊论文] 作者:郭孟霞,毕华兴,姜德文,李俊,刘鑫,,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对我国水土保持责任制的框架与思路(政府、企业、土地使用者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监测与考评体系的建立,以及责任制保障体系完善的初步探讨,为今后水土保持责任制......
[期刊论文] 作者:姜德文,郭孟霞,毕华兴,刘鑫,李俊,,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初步探讨,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付出与受益方财政补偿、生态保护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矿产资源开采收入提取、水电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笑吟,毕华兴,张志,刘鑫,纳磊,,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为分析黄土区坡面尺度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该文选择山西省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典型梁峁坡面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研究区域坡向、坡度、坡位3个地形因子分布图,并与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克立格(Kriging)插值图叠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0~30cm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笑吟,毕华兴,张建军,李俊,林靓靓,,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6
在不同林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的基础上,进行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分级。通过分析不同林分的持水、供水能力,并结合生长季中土壤水分的测定,确定了不同林地土壤水分有效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各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几乎重合、形状基本相似,无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毕华兴,李笑吟,刘鑫,李俊,郭孟霞,,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而对不同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是土壤水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文通过2004-2005年对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不同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笑吟,毕华兴,李俊,刘鑫,郭孟霞,,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对2004年7—10月、2005年4—10月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水分状况的监测,分析研究黄土区剖面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季节动态变化、变异特征和不同植被类型对剖面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年剖面土壤水分呈上高下低的分布特征,2005年剖面土壤水分呈小......
[期刊论文] 作者:毕华兴,郭孟霞,姜德文,蔡陇海,李俊,刘鑫,,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6
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退化草地、低质林地和老少边穷地区,取消农村两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激励政策,包括农耕地水土保持激励政策、退化草地水土保持激励......
[期刊论文] 作者:郭孟霞,毕华兴,刘鑫,李俊,郭超颖,林靓靓,,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6
在大量收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树木蒸腾耗水量测定方法:快速称重法、整树容器法、蒸渗仪法、空调室法、化学示踪法、热平衡法、气体交换测定法、光合系统测定仪法;计...
[期刊论文] 作者:刘鑫,毕华兴,李笑吟,李俊,郭孟霞,林靓靓,郭超颖,,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6
选择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典型坡面,应用同一尺度(20 m×20 m)取样方法机械布设土壤水分监测点(313个),用TDR水分测定仪测定土壤水分(测定时间:2005年,分两个季节:4月和8月;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俊,毕华兴,李孝广,李笑吟,刘利锋,郭孟霞,刘鑫,,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6
采用时域反射仪(TDR)于2005年在晋西蔡家川流域对刺槐、油松等8植被类型样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平均值变化过程除农地外,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差异性小,研究期内土壤水分日平均值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农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