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富祥,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01
入周以后,周人仍多称商为“衣”,又或称为“”,“衣”、“”名异而实...
[期刊论文] 作者:张崇琛,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4
《天问》中所见之先祖事迹张崇琛先公先王事迹,向因书厥有间,难得其详。《世本》、《史记》载其世系,然羌无事实;《山海经》、《竹书》偶语其事,亦不言其本末。惟《天问》问...
[期刊论文] 作者:朱彦民,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8
从古代文献和商代后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都应有城墙。从甲骨文材料看,甲骨文中如“邑”“南门”等记载也表明都筑有城墙。而目前考古上没有找到殷墟都城城墙,除自然损坏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曹定云,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9
代积年与各王在位年数一直是史研究中的难点。史籍中有关各王在位年数之记载互有异同,而积年总数也不相同,有251年、264年、271年、273年等不同说法。史年代学中的难点是在对文了、帝...
[期刊论文] 作者:聂玉海,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85
《史记·本纪》说:“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道复兴。”《尚书·无逸》也说他“知稼穑之艰难”,“闻小人之劳”,“不敢荒宁,嘉靖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因此他“享...
[期刊论文] 作者:彭裕商,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00
根据卜辞材料和文献记载 ,代的日界不应在天明之时 ,而是包括了一段夜间 ,具体的说 ,代一日之始 ,可能在夙时...
[期刊论文] 作者:蒋红毅,陈抚生,张玉强,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2
【正】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代的书写材料以甲骨为主,辅以竹木和青铜。我们认为,在代,使用广泛的书写材料是简牍。而且,至少在武丁时期之前就已有简牍的存在。下面试就这...
[期刊论文] 作者:蒋红毅,张玉强,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2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代的书写材料以甲骨为主,辅以竹木和青铜。我们认为,在代,使用广泛的书写材料是简牍。而且,至少在武丁时期之前就已有简牍的存在。下面试就这两个问...
[期刊论文] 作者:聂玉海,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85
【正】 《史记·本纪》说:“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道复兴。”《尚书·无逸》也说他“知稼穑之艰难”,“闻小人之劳”,“不敢荒宁,嘉靖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00
都学刊》创刊已经20多年了。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都学刊》在海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影响。在她创刊20周年的时候,今年内更是集中地收到了各方的好评。...
[期刊论文] 作者:申斌,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0
【正】 代是目前我国古代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可考的最早的一个朝代,是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有着奠基作用的重要时期。代不仅以高度发展的光辉的青铜文化闻名于世,而且有大...
[期刊论文] 作者:方宗,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1989
湖南海扇(Hunanopecten)常见于我国南方晚二叠世“大隆”地层(张仁等,1977;方宗,1985,1987;丁保良等,1982;丁伟明,1982;鸿福,1982,1985)。...1977年,张仁创立了...
[期刊论文] 作者:马如森, 来源:都学刊 年份:2000
阐述《契粹编》的成书和学术价值;郭沫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普及甲骨学的奠基作。...
[期刊论文] 作者:程德祺,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89
代奴隶制国家是在殷商族内部发生阶级分化的同时,对邻近各族进行征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在这个国家形成前后,族及其邻近各族的农业、手工业已经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杨锡璋,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1
【正】 《殷墟为都辩》刊《都学刊》1990年第4期,现对文中的两条叙述,稍作说明: 1、该文第五节云:“据悉,在1986年的钻探中,在王陵区东区,武官村大墓西侧又发现了一座带...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宝成,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0
【正】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通过精心研究,确认其为“室王朝之遗物”,并首次指出甲骨文出土地——安阳小屯即殷墟。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之考证...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升南,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2
原编号为2·0001,《...
[期刊论文] 作者:新民 张道珍,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1987
口臭的原因防治  新民 张道珍...
[期刊论文] 作者:聂玉海,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85
《论语·微子篇》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有三仁焉。”《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也说:“又有微子,王子比干、箕子……皆贤人也。”从上引材料很明显的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顺, 来源:都学刊 年份:1993
自西周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是盘庚迁都至帝辛亡国时的国号、王朝名称。殷墟卜辞发现后,罗振玉首创新说:“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号尚称商。”此说先后得到了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