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小英,李生荣,欧俊梅, 来源: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比较了不同的玉米育苗和栽植方式对植株长势、生物与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明玉米以方格或肥团育苗、单育单栽、宽窄行套栽最有利于生长发育和高产The effects of diffe...
[期刊论文] 作者:欧俊梅,李生荣,庞启华,陶军,周强,杜小英,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选用黑小麦漯珍一号与3个红色籽粒小麦杂交,遗传分析表明:F1代籽粒表现为黑色;F2代种皮性状黑色与红色分离比率为9:7,说明漯珍一号黑种皮由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荣,杜小英,庞启华,欧俊梅,周强,陶军,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4
绵阳33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穗型高产、优质、白皮大粒、籽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荣,杜小英,庞启华,欧俊梅,周强,陶军,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4
绵阳33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穗型高产、优质、白皮大粒、子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期刊论文] 作者:陶军,杜小英,李生荣,欧俊梅,周强,庞启华,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4
为改造温光敏两系小麦C49S的弱点,转育了新的抗条锈温光敏两系小麦MTS-1、MTS-2.对MTS-1、MTS-2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研究了MTS-1、MTS-2的育性稳定性,抗性和杂种一代优势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荣,杜小英,庞启华,欧俊梅,陶军,周强,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4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选用自育中间材料05363-8-1(组合为自育品系绵阳87-24与引进材料81026-0-1-2杂交育成)作母本,绵优2号(绵阳11号/Alondro"S"//77-D301)作...
[会议论文] 作者:庞启华,李生荣,周强,陶军,杜小英,欧俊梅, 来源:第七届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4
利用1998年度全国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联合试验总结资料,分析了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产量超标优势特点.结果表明,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穗粒数优势和一定的有效穗优势;具有较大产量超标优势(>10﹪)的组合都是产量三要素在较高水平协调统一的结果,其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荣,杜小英,欧俊梅,庞启华,周强,陶军,余敖,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04
绵阳30号是绵阳市农业学研究所以自创的优良种质绵阳01821为主要亲本.采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突出,穗大粒多.白皮大粒...
[会议论文] 作者:郑首航, 何员江, 雷加容, 欧俊梅, 杜小英, 陶军, 兰, 来源: 年份:2004
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troKundan和易感品种Avocet构建而成的131株...
[期刊论文] 作者:杜小英,李生荣,陶军,庞启华,周强,欧俊梅,雷加容,,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2004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加速杂交小麦的选育研究和推广应用,我所经过多年研究,选育出矮杆、抗条锈病、综合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