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01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对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认定是有变化的,这两者间又有着复杂的联系。探讨这一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总结建国后民...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档案与史学 年份:1996
所谓“洋旗报”,即指以外商名义注册的中国报纸。这是半殖民地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在险恶环境下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办报策略。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探索 年份:1997
建国以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摸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认真考察和总结历史的经验.对在新情况下探索企业党建与公司制创建的有机结合不无益处......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四川党史 年份:1999
国有工业企业领导制度建设,刘少奇从30年代至60年代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从理论高度揭示了国有工业企业内部的基本矛盾,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同时从实际出发慎重对待各地确立的不同国......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上海党史研究 年份:1999
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课题。由于国有企业党组织历来是我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状况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有着...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上海党史研究 年份:1997
建国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大致经历了四种情况的历史变化。一、国有工业企业党组织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发挥绝对领导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企业党政合一,企业一切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1992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毛泽东同志在担负领导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国情特殊而复杂的东方大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中,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刻苦研读...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国有工业企业领导制度是国有工业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因此,在加快发展经济、建立民族工业体系、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新的领导制度的任务就提......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1996
俞秀松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共青团中央第一任书记。在党和团的创建时期,起过重要作用,是我党最早的优秀青年工作者和青年领导人。俞秀松的一生,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 来源: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民族独立和强国富民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爱国志士梦寐以求的夙愿。但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爱国的任务首先是民族独立,其次才是强国富民。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反帝...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傅世杰,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2001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与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确定有着复杂的联系,探究这一关系的发展变化,对总结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是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世杰,梅丽红,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1952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条总路线部分改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原有的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不可否认,这种改变在当时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世杰,梅丽红,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1932年冬,刘少奇离开上海进入中央苏区,不久担任领导全国和苏区工运工作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从此开始了对革命根据地工业企业领导制度的有益探索。一、首次提出组织“三人团”管......
[期刊论文] 作者:梅丽红,傅世杰, 来源:上海党史研究 年份:1999
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新课题。20年来,我们党抓住了这一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的宝贵机遇,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取得了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进展,认真回顾和总......
[期刊论文] 作者:袁秉达,曾峻,冯金华,顾建健,梅丽红,黄力之,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0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是按“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建的前提和基础。本刊发表的这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