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廖永华,梁增伟, 来源: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并探讨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从重组质粒pBKS-S中切出HBsAg基因,并亚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LXSN,...
[期刊论文] 作者:杜志强,梁增伟, 来源: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构建HBsAg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Ecob6中扩增出HBsAg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S;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梁增伟,兰英华,任红,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 建立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转化的永生化B细胞 (命名为LEBV)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抗原的提呈作用。方法 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兰英华,梁增伟,何维,任红,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研究乙肝表面抗原(HBsAg)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抗乙肝病毒中的作用. 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在GM-CSF和IL-4的作用下培养7d诱导出DC,然后以DC为刺激细胞在体外诱导出HBsAg特异性CTL;将携有HBV-S基因的pLXSN/S重组质粒,电击导入肝癌细胞系(He......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梁增伟,兰英华,蔡大川,周卫平,任红, 来源:癌症 年份:2003
树突细胞 (dendritic cell, DC,也称树突状细胞 )作为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研究,特别是近年来, DC瘤苗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陈敏,梁增伟,许红梅,罗云萍,任红,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B细胞和巨噬细胞只能刺激记忆型或被活化的T细胞,因此DC在免疫应答诱导中起重要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罗云萍,梁增伟,蔡大川,兰英华,任红,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3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其显著特征是刺激初始性淋巴细胞增殖,而EBV转化B淋巴母细胞是提呈作用较B细胞强的永生化细胞,可通过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梁增伟,蔡大川,兰英华,周卫平,任红,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激活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用国, 罗云萍, 梁增伟, 蔡大川, 兰英华, 谢群, 任,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份:2003
目的 比较同一个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MΦ)对肝癌细胞抗原的提呈作用。 方法 从同一健康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白...
[期刊论文] 作者:朱科伦,马佩球,曾文铤,梁建新,张为民,梁增伟,黄月华,杨海,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2003
从2002年冬季到2003年春季,传染病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在全球26个国家、地区流行,引起全世界的极度关注.本文主要探索从SARS等新传染病的流行,给了传染病学临床工作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朱科伦,马佩球,曾文铤,梁建新,张为民,梁增伟,黄月华,杨海, 来源: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2003
从2002年冬季到2003年春季,传染病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在全球26个国家、地区流行,引起全世界的极度关注.就SARS的发生与流行给继续医学教育的启示进行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朱科伦,马佩球,曾文铤,梁建新,张为民,梁增伟,黄月华,杨海红,欧映妍,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2003
从 2 0 0 2年冬季到 2 0 0 3年春季 ,传染病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在全球 2 6个国家、地区流行 ,引起全世界的极度关注。本文主要探索从SARS等新传染病的流行 ,给了传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