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星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21
2018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入《刑事诉讼法》以来,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控辩平衡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控辩平衡是否达成,关系着该制度能否正常运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控辩合意为核心,以控辩平衡为运作基础,以权力制衡为动力,可以说认罪认罚从宽运行的全过程都需要控辩平衡的参与。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控辩关系在实务中是如何运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苏琴, 来源: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2021
理论上对认罪认罚从宽的内涵存在争议,需要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认罚、从宽等构成要素进行法理分析,以廓清刑法理论上的不同认识.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对行为人认罪的真实性进行实质审查,在罪名定性存疑时,司法主体对认罪环节更需慎重...,对有罪答辩的罪名数量也需要认真核查,以确保认罪认罚从宽的司法适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认罪认罚从宽的实施还需要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对认罚的从宽处理需从刑罚种类与刑罚幅度等方面进行明确.这一制度可以适用于刑法分则的所有罪名...
[学位论文] 作者:陈卓,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21
通过对认罪认罚中“应当”“一般应当”“可以”以及“不得”从宽涵义的解析,适用情形的厘清,多角度界定《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之“可以”涵义及适用。...认罪认罚“可以”从宽之“可以”,广义上包括“应当”从宽,以及狭义的“可以”从宽这两方面,而“不得”从宽则从禁止的角度划出“可以”从宽不得突破的底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绝非意味着一律从宽,没有例外。...
[期刊论文] 作者:吕明辉, 来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21
鉴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法中的“空白”,有关“从宽”的依据与适用规则产生了诸多争议,经过梳理和剖析发现应当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作为探讨“从宽”依据与适用的起点.该制度立法目的是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核心...,包含了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保障人权等内容的多元体系,然后以立法目的为根基,从而高屋建瓴剖析“从宽”的应然依据与应然适用规则....
[期刊论文] 作者:孙海光,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21
本文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分析对象,首先概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容,接着分析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困境表现,最后论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反思,以便可以有效落实认罪认罚...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君,贾文超,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21
认罪认罚案件的“从宽”,包括实体从宽和程序从宽。实体法层面的从宽,引入了节约司法成本的考量,从宽在控辩协商中达成。从“程序即是惩罚”这个意义上说,程序简化也是从宽。...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一涵, 来源:科学与生活 年份:2021
内容提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起源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其不断发展中逐渐展现出“宽缓”一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但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顶层设计与体系建构上仍然存在一定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发展历史,探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制度目的与制度意义。厘清“认罪”、“认罚”、“从宽”的概念,深入理解三个词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张悦, 来源:科学与生活 年份:2021
【摘要】:以立法的方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及时有效惩治犯罪,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促进公平正义,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方面意义重大。本文浅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涵,适用范围。...综合分析探讨我国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法律思考。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基本内涵;制度完善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自愿如实认罪、真诚悔罪认...
[期刊论文] 作者:卞建林, 李艳玲,, 来源:法治研究 年份:2021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中,从宽处理是核心要义。从宽处理包括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内容,实体上的从宽处罚包括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三种形态,程序上的从宽处理表现为适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梅,李清龙,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年份:20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符合司法实践需求和时代需要,该制度包含实体从宽与程序从宽两个层面.仅重视实体从宽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加强该制度的从宽性程序设计就...
[期刊论文] 作者:曹维冬, 来源:科学与生活 年份:2021
【摘要】《刑事诉讼法》正式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化,我们只有在全面理解、准确把握认罪认罚从宽的内涵上,才能更有效地适用该制度。...从实体上的从宽和程序上的从简两个维度展开,在实体上的适用,从适用范围和从宽幅度、形式上从宽把握; 在程序上的适用,从适用程序和适用阶段上从简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还应从规范量刑幅度和标准、合理限制上诉权和严格证据标准上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司法适用;实体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彩绘,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21
作为重要的诉讼原则,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在“罪刑法定”的原则基础上对被追诉人进行从宽处理,有利于优化司法资源,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文章简要分析了认罪、认罚、从宽的概念,对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在优化司法资源、预防再犯罪、促进和推动其他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文章指出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界定问题、量刑建议不明确、被追诉者的认罪认罚从宽自由保障不完善等...
[期刊论文] 作者:吴昊, 来源:科学与生活 年份:2021
【摘要】2018 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进法律,使其成为了一项法定的量刑情节,并于 2019 年由两高三部共同发布司法解释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了系统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吸纳先行试点经验基础上成功立法的典范,准确理解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必须结合《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对“认罪”、“认罚”、“从宽”有清楚的理解,认识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提高司法效率...
[期刊论文] 作者:孙道萃,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21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围绕量刑从宽展开协商最为核心,宣示了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制度之确立。当前,检察机关绝对主导(家长)模式、检察机关听取意见(确认核准)...
[期刊论文] 作者:赵常成,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程序违法的实体从宽”现象已在我国初见端倪,然而其正当性备受质疑.在刑事实体法上,沟通报应理论与规范预防理论均可以解释实体从宽的体系正当性,并且后一论证思路更为可取.在刑事程序法上,替代刑罚说、修正的沟通报应理论...、修复程序公正说均可以解释实体从宽的目的 正当性,并为其合理适用提供限制方案.各个学说均存在一定不足,相形之下,量刑补偿理论是更为妥当的主张.这一理论认为,实体从宽是一种以补偿为中心的程序违法救济方式,...是国家侵权责任的体现,并以矫正正义为法理基础.基于量刑补偿理论,程序违法的实体从宽应当坚持完全补...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玉婷, 来源:山海经:教育前沿 年份:20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就是要被告自愿认罪。在程序上,就看被告人是否自愿认罪,被告人自愿认罪就决定着是否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基于认罪认罚制度的公正以及效率、权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宇, 来源: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研究中,认罚部分的研究未能得到学者们足够重视,使得认罚概念至今仍有争议,认罚从宽依据依旧不明,导致司法实践极易出现从宽评价失当、制度价值虚化等...
[期刊论文] 作者:沈祎晨,纵瑞佳, 来源:统计与管理 年份:2021
认罪认罚从宽刑法适用的实质是个别化处遇。认罪认罚从宽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刑事案件,但对行为人能否从宽处理则应进行个别化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共同犯罪、立功、累犯、数罪并罚等实体制度均可能发生竞合,应根据具体案件中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结合行为人情况,对个案中的认罪认罚从宽进行个别化处理。...
[学位论文] 作者:吴如涵,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20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后使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蕴涵得以丰富。其最大亮点是改变了量刑建议的形成机制,使其凝聚了控辩合意从而有别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如此一来,量刑建议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关键地位得以凸显。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量刑从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追求的结果亦是“从宽处罚”。...所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否被有效落实有赖于检察机关是否能提出有效的量刑建议。因此,在确保兼顾司...
[期刊论文] 作者:熊进, 来源:楚天法治 年份:2021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立,旨在进一步贯彻量刑从宽刑事政策,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诉讼效率。...量刑建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目的的实现。然而,由于立法和司法的缺失,司法机构在认罪认罚的量刑上存在这一些问题。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量刑建议值得我们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