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东洋,柳亦春,,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6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之后,大舍新办公室是建筑师柳亦春自己编撰任务书、自己设计、自己监理的特殊项目。这栋位于上海徐汇区滨江地带毗邻艺博会双年展主展馆的小房子,承载着...
[期刊论文] 作者:钱晨,柳亦春,张准,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21
本文是对建筑师柳亦春和结构师张准的专访,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从介入时间、合作方式、互动过程等方面探讨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合作;其次,从“轻与薄”“结构的文化性”“拱形”“新材料”等关键词出发探讨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的实践项目...,具体阐述了建筑师与结构师之间“回应与敏感”的实践特点;最后,从观念的角度讨论了柳亦春和张准对结构之于建筑意义的持续性思考,并对未来的结构建筑学的教育和实践提出了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章明, 柳亦春, 袁烽,,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14
此次"材料与建造"专题,本期客座主编章明特邀袁烽、柳亦春在原作space...
[期刊论文] 作者:赵扬,柳亦春,陈屹峰,张轲,,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13
张轲、柳亦春和陈屹峰分别是1970年前后出生的建筑师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话题集中在他们的教育经历、观念转变以及实践中关注点的异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杰,, 来源: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2015
柳亦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1969年出生于山东海阳;1991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学位;1991—1994年就职于...
[期刊论文] 作者:柳亦春,陈屹峰,,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6
我们两人的硕士研究生阶段都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就学,分别师从戴复东和卢济威先生,毕业后又先后进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4年,在受教育和实践阶段均深受同济基于包豪...
[期刊论文] 作者:陆少波(翻译),李一纯(翻译),平辉(翻译),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3
通过长谷川豪、柳亦春和郭屹民三人的对谈,从贯穿筱原一男整个创作生涯的“传统”、“抽象”等关键词出发。通过对谈进而对“构成”、“即物性”等方面的展开,深入讨论了筱原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陆少波, 李一纯, 平辉,,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3
通过长谷川豪、柳亦春和郭屹民三人的对谈,从贯穿筱原一男整个创作生涯的"传统"、"抽象"等关键词出发,通过对谈进而对"构成"、"即物性"等方面的展开,深入讨论了筱原一男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柳亦春,陈屹峰,,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3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项目大多体量不大,但他们的设计既有对中国传统的回应,又延续了现代主义的脉络,他们的思考及其作品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看来,更...
[期刊论文] 作者:坂本一成,柳亦春,, 来源:时代建筑 年份:2017
文章记录了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与大舍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关于例园茶室的对谈。话题涉及茶室中主客坐次朝向与空间的关系、结构对场地的回应、结构与空间尺度的关系以及空间感受...
[期刊论文] 作者:柳亦春,陈屹峰,,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2017
大舍于2001年成立于上海,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和陈屹峰分别出生于1969年和1972年,均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大舍成立以来,其设计作品参加了诸多重要的国际...
[期刊论文] 作者:柳亦春, 汪原,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22
本次对谈围绕琴台美术馆以及柳亦春近年的公共建筑实践展开,在自然物与技术物、古典与现代、适应性与可供性之间,探讨美术馆建筑的多重可能性。...
[期刊论文] 作者:王骏阳,,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20
作为对柳亦春近作“边园”的评论,本文以柳亦春的建筑思辨为切入点,试图从“含混”“建筑修辞”“手法主义”的角度揭示该建筑在柳亦春的建筑实践和当代建筑学中的双重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6
我们两人的硕士研究生阶段都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就学,分别师从戴复东和卢济威先生,毕业后又先后进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4年,在受教育和实践阶段均深受同济基于包豪斯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15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柳亦春, 陈屹峰, 沈雯, 张准, 王伟实, 田方方,,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2017
大舍于2001年成立于上海,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和陈屹峰分别出生于1969年和1972年,均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大舍成立以来,其设计作品参加了诸多重要的国际...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东, 黄居正, 易娜,,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06
柳亦春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广州工作,跟广州两个朋友在那边搞了一个工作室。那个时候其实不叫大舍,就叫DeSHaus。后来他回同济读研,那边的工作室就散了。研究生毕业后,柳亦春...
[期刊论文] 作者:城市笔记人,,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13
《这三年》是现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之一柳亦春当年在告别广州返回同济大学开始其硕士阶段学习之前留给友人的一本纪念图集。集子里选录了柳亦春在参加工作头三年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2010
2010年2月刊大舍建筑是我们于2010年2月策划的专题,明快的设计风格,对空间文化的研究和诠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回访大舍,他们依然秉承着脚踏实地的态度,认真...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世才, 来源:无损检测 年份:2001
相关搜索: